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5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墨铺里,顾世安和卫景平四目相对,都不约而同地也问了这么一句:“朝廷加开恩科了?明年就考?”

说完又双双静默下来。

顾世安一欢喜一忧伤:喜的是,恩科提前这么一来呢,书院里岁数大些的胸有成竹的学生就不必再等了,早一年下场早一年取得功名出人头地;忧伤的是,这一两年才入学的蒙童,如何做八股文才学了一半,到明年二月份,紧赶慢赶也只能学完四书五经,最多再笼统地说一说继破题、承题、起讲之后,怎么入题怎么起股怎么束股,似乎没有时间细细讲慢慢揣摩练习,只能囫囵吞枣地学一遍,至于能不能学会,大概就只能看蒙童们的天资和悟性了。

卫景平心里算着时间不够用,正如顾世安一忧的那样,他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了。

念书上,似乎不能按部就班地来了,大概要过起两耳不闻窗外事闻鸡起读圣贤书的日子才能够得上明年的县试!

“那什么,”卫景平稳了稳心神:“夫子方才说的就地取‘大松’的事,我和老姚商量一下就给夫子答复,您看怎样?”

他多半的心思都飞到明年的县试上去了,语气中已有三分敷衍。

顾世安的心也不在这个上面了:“墨铺烧制松烟只管先用后山的大松,要是有事你找我。”

说完,竟忘了索要好处就匆匆走了。

卫景平将此事和姚春山他们说了:“往后要你们多操劳了。”

他或许分不出心帮墨铺的忙了。

“你放心,”姚春山把汤药当酒一口闷下去:“有我和英哥儿呢,应付得过来。”

前前后后的他也学了些生意经,渐渐知道如何卖货,如何与顾客打交道了。

如今墨铺才新添了“醉别”系列,卖开了局面且得卖一阵子呢。他们只要规规矩矩制墨、卖货,不出差错就行了。

……

因为恩科提前,白鹭书院上下如临大敌,三位夫子每日在赶课业,同窗们也如野马上了嚼子,每日一放学便被家中接回去用功,再不复之前悠闲和淘气了。

到了大历九年的二月,春风唤出了绿柳,县衙贴出了主持县试的通告,白鹭书院的蒙童们要下场参与科考了。

卫景平很快要面对人生中的第一场科考,县试。

作者有话说:

嘿嘿,要考试啦~别走开还有一更啦啦啦。

第54章县试

◎“你还小,就当去玩一把吧。”◎

在成为秀才之前他要经过三场童试,县试、府试和院试,大徽朝有规定,县试之前,报名参与的考生,先要经过县礼房查验“亲供”,“亲供”包括籍贯、姓名、年龄、身高体格样貌等等项目,待查验完毕,发放报名资格表,拿到报名资格表之后,还要找五人互结互保,之后再找本县的廪生作保,担保其确系本县人氏,且该考生家世清白,祖上不是贱籍,三年内并无祖父母、父母之丧者,方能报名应考。

白鹭书院在此时发挥出了出色而有担当的组织作用,顾世安带着程青和温之雨将可以下场学生先筛选了一遍,五人分一组相互结保,卫景平和傅宁、潘逍等人一组,余下的宋玉临跟唐庆之、武双白等人一组,等他们签字画押完毕,书院又出面找了县里的廪生作保,据说要给每个廪生送份过得去的礼物,人家才肯出结作保。

天下第一墨声名鹊起,顾世安和程青一商量,去墨铺买了一套醉别和蟾宫折桂,给两名廪生送了过去。

“我没收顾夫子的钱,”姚春山赔了钱还有些高兴:“如今连他送礼都要买咱们的墨了,可见老人家我制的墨是天下一绝。”

“哼,”卫景平不满地道:“蟾宫折桂墨是咱们卖得最好的,一锭6两银,你这一天就赔本12两银,再赔下去,”他无视顾客盈门的盛景,幽幽地道:“我就等着跟你喝西北风吧。”

姚春山看了一眼忙得脚不点地的卫景英,不怀好意地笑道:“过几日就县试了,你就不能积点口德啊,保佑你考场上做出文章来。”

这具原身体内的尚武好斗的因子复苏,卫景平险些暴跳起来揍他一顿。

大历九年的县试由上林县的知县武念恩主持并担任考官,连考五场,每半天一场,一共两天半的时间。第一场为正场,第二场为初复,都是考四书文两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第三场为再复,第四、五场为连复,考《四书》《五经》的注解,第后场的最后,要默写《圣谕广训》的百余字,不能有错别字或者涂改。

每场考试隔数日举行一次,前一场考试通过者才有资格参加下一场,且每场的录取人数依次减少。

听说富贵人家的公子下场科考的那几天都有书童伺候着,卫长海不淡定了,和卫景英和卫景川商量着:“要不,你俩去跟着老四科考?”

“拉倒吧。”卫景川一开口就把卫长海堵了回去:“老四说科考这几日叫咱们该干嘛干嘛。”

卫景平在屋里听见了,特意出来道:“爹,二哥三哥,你们不用管我,我自己一个人够了。”

拎个小考篮的气力他还是有的。

“老四,开考那日不光咱们县城里的考生,还是上林县下辖的各镇、村上的读书人都来应考,”卫长海皱着眉头,不放心地道:“人多,你又小。”

他怕进场那会儿卫景平被人挤。

“不碍事的。”卫景平好笑地道:“都会排队的。”

他这个便宜爹担忧的可真奇葩了。

这两天,卫景平还真有点小紧张。考前为了躲清静,卫景平没回家,而是住到了姚春山那里,因为前面隔着墨铺,所以这里进屋之后就立刻幽静下来,几乎听不见外头的一点声音,真可谓是闹中取静了。

县试的头两天晚上,卫景平睡不着觉,起身出屋一看,一个少年的身影蹲在墙头:“……”

“傅宁?”

“我好紧张啊,睡不着觉,就来找你了。”果真是傅宁从墙头上跳了下来。

二月的夜晚,不适合考试,适合秉烛看春。

“没什么好紧张的,”卫景平对于他这种散布焦虑的行径给了一个大白眼:“你都学这么好了,你都紧张,那我该怎么办呢。”

傅宁低下头笑笑:“不说这个了。”

卫景平:“……”

他好像从傅宁眼中看到一丝紧张,实在的紧张。可见不是来消遣他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怪谈小说】《末日杂货铺[经营]》《从泰坦尼克号开始》《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恶龙,为了赚钱选择文化胜利》《欢迎进入梦魇直播间》《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穿书后成了狼孩》《不正常型月》【七零文学网

小蓝书【xiao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这是一个内测玩家带着角色数据乱入现实东汉末年的故事。开局中平五年大乱中的并州,这一年董卓还未进京,丁原还在路上,吕布尚未崛起,貂蝉正待长成。首先第一步,走吕布的路,让吕布无路可走。

剑从天降 连载 210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