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83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小蓝书】地址:xiaolanshu.cc

到了学堂,他展开来一看,是从《论语·述而》中摘取的一句“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题目将上半句中的“诗书”截去,仅留两个字“执礼”,而后与下半句合在一处,即为“执礼皆雅言也”,以此作为题目让他写八股文。

卫景平反应了下,才回想起来这是八股文小题里的题目种类之一,叫做上偏下全题。

嗯,古人的科举就这么会玩,服不服气。

卫景平心中理清楚了脉络,将题目压在书桌的镇尺之下,找方不语吃晚饭去,说是晚饭,这会儿大概下午的三四点钟,是这天的第二顿饭,但是据说南院的伙食比北院要好,说是咸州府每年多拨上百两银子,专门用以给南院的生员们改善伙食。

卫景平憧憬好久了。

“南院饭堂的文昌鸡很有名气,”方不语和他一样,早打听清楚了这里有什么好吃的:“对了这个季节该吃蟹了吧?也不知道有没有菊花酒。”

卫景平:“……”

您老人家比我想的还好呢,他只要求米饭煮软和点,馒头蒸得有嚼劲一点儿就满足了。

到了饭堂,才发现,嗯?南院的饭堂只有一丢丢大,打饭的窗口只有两个,一个菜,一个给主食,今天的菜只有一荤一素,一个烤鸭,一个凉拌青菜。

说好的文昌鸡呢?

方不语看了半天,汗道:“文昌鸡是鸡,鸡和鸭长的也差不多,尝尝看?”

不吃这里还能出去吃吗?除了这儿反正他是找不到免费的下午餐了,加上看着那烤鸭片的不错,闻着也香,他就头一个递过去食盒打了饭。

“这鸭肉好,可能用的是本地的土鸭子,脯大、皮薄、骨软、肉嫩、脂肪少,食之肥而不腻,”方不语在北院生活了十多年,头一次进南院,什么都新鲜,端着饭坐下就尝了一口,完全忘了“食不言寝不语”的教条,跟卫景平评论道。

“这道烤鸭确实是烧得好吃,”上辈子他不知道吃过多少次烤鸭,大概是后世的鸭子生长环境不行,吃了那么多回也没有今天这一口来得印象这么深刻,肉质肥而不腻,外酥里嫩咬一口齿间溢满了香气,反复□□味蕾,及至有种兴奋的、飘然欲仙的一瞬间的错觉,他都怀疑他魔幻了。

再一看,方不语也吃的这副模样……

果然,好的菜品不限于什么花里胡哨的样数,只要有个好厨子,最简单的食材也能烹饪出人间至味。

四人围着桌子对菜品赞不绝口,为此,从来不怎么吃主食的徐泓还特地二次去添了一个馒头。

“北院的米饭和馒头真把我给吃伤了,”徐泓捂着胃道:“想起来这里还疼呢。”

卫景平给了他一个“我赞同”的表情,再看方不语,手里用筷子戳着馒头,掰了许久才送到嘴里:“我怎么觉得这馒头有点硬?”

其余两人:“……”

得,把老人家牙口不好的事情给忘记了。

“吃些米饭吧。”卫景平善意地道:“这儿的米饭蒸得软和。”

其实他们这一天的安排远比上辈子一节课接着一节课的上要少的多,尤其是进了南院之后,两位夫子不会再讲授经了,也不会抽背,只有每隔七天抽一次八股文,或许给改文?

卫景平十分迷茫。

所以吃了饭,差不多也该放松一下,三个人就盘算着,到街上去逛一逛找点乐子。方不语来得久了,对于当地好吃好玩的没什么新鲜感,他们两个来的时间虽短,该逛的也都逛完了,一时想不出新鲜的玩法,徐泓提议道:“听说咸州城里有个庙会,卖书的特别多,去逛逛?”

作者有话说:

平哥儿:我不理解,顾夫子浓眉大眼的一个怎么口味就是这么重呢。

第93章当差

◎“大人,卫兄弟年岁虽小,但人极是伶俐,有他在,便不缺小的一个了。”◎

上回在上林县吹了大话,说要给顾世安弄两本离奇曲折的话本子,结果回到甘州之后踅摸了一圈,也没看见哪儿有故事新颖点儿的话本子,毕竟这会儿落第士子的心都被时间抚平了,一个个都重振旗鼓准备下一场应试呢,谁有心思去写这个。

“卖话本的多吗?”卫景平问道:“多的话我去寻两本好看的瞧瞧。”

好看的。

方不语一咂摸,想歪了,立马拉着他道:“平哥儿咱还是不去那地方了吧。”

庙会上卖的那个书啊,多少都带点儿春,容易教坏小孩子的。

卫景平一看他紧张成这样,立刻明白庙会上卖的是什么书了,没错了,那边肯定有他要找的话本子:“方老友,徐兄咱们快走吧。”

冬日天短,一会儿天就黑了。

到时候人家收了摊子,就没处寻话本子了。

方不语痛心疾首地看了徐泓一眼:“……”

这小子定然不是个好的。

卫景平与徐泓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笑嘻嘻地一边一个架着方不语去了庙会。

……

京城。

过了冬至日,日晷渐长。

大徽朝廷有在冬至岁节行恭谢礼的习俗,这一日在早朝上皇帝赐大臣簪花,宰相等人簪8朵,大学士等人簪6朵,依官序赐花簪戴,唯独皇帝一人不簪花,而后率百官出宫,到天坛去祭祀祈降瑞雪。

这天京城人为了瞻望今上容颜,一早便要起来去皇宫前的大街上排队蹲守,在清平盛世的瑞光中,渺祝皇帝万寿,遥盼边关无战事,戍边的儿郎能早日平安归家来。

行恭谢礼的头一天晚上,新上任的京兆尹曾文将京兆府的功曹、司曹、差役等人召集到一处,说道:“明日圣上与百官出行,万万不可出岔子。”

这阵子他亲自向今上讨人,除了左冯翊、右扶风两辅的职位外,京兆府空出来的缺几乎被他填满了。

如今是乌泱泱一京兆府的人头。

功曹参军赵明双眉凝成川字纹:“曾大人,咱们京兆府和裴家结了仇,您说这回裴家不会趁机捣乱叫咱们京兆府领罪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在法兰西当王太子》《大将》《重回千禧当学霸》《苟在女魔头身边偷偷修炼》《地球第一领主》《了了》【跳跳糖小说】《公路求生,神级宝箱开局》《非洲创业实录》《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蓝书xiao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最强假太监:从推倒太子妃开始

李显穿越古代,成为一名假太监,在皇位争夺中初露锋芒,便被当朝太子妃相中……

酱爆鱿鱼 连载 260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鱼龙服 连载 249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