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倒映在镜片,仿佛世上最璀璨的光彩。
102机房实验室的学生们庆贺着,压抑许久的心情,终于得到了释放。
陈旭刚教授的实验室一直在做人工智能的课题,不管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在陈旭刚一声令下,扑向了这块前景大好的蓝海领域。
人工智能不算新领域,从上个世纪就有相关理论研究,碍于计算机算力和网络速率的桎梏,发展得不温不火。时至今日,当各个先进国家陆续完成了4g网络的全覆盖架设,同时5g网络的研究也初见成果,必要的基础和前提均已牢靠,「ai」才算是以极高的曝光度走进了科研人员的视野中。
恰逢新一批重点实验室的名额,临近提交评审的最后窗口期。据说河东大学为电子技术与信息学院争取到了一个机会,陈旭刚早就想给他实验室的级别再探探上升的空间。
但赶巧不巧的是,崔忠识教授也有同样的想法,他也是信息技术领域的大拿,同时手里捏着一个不上不下的市级实验室。
再加上双方本就有仇怨,陈旭刚绝不会放过打击对手的宝贵机会。高校实验室有**塔之名,可不意味着科研领域的争执就会平淡,相反,由于森然的等级制度和有限的资源资金,争执之中向来是你死我活、不留余地。
陈旭刚决定放手一搏,因此背负了极大的压力。
本科生的毕业答辩不过是一个由头,重点实验室花落谁家,怎么可能由几个本科级别的毕业论文决定所属。两位教授在拼的,是他们实验室的成果。这些参加毕业答辩的学生实际上是各方研究成果的对外展示机会。
崔忠识带研究生们做的是人工智能领域的物联网,在没有成果前商用价值很低,可一旦形成规模,将赢得各大工厂、港口、企业如羽毛般洒落的商业订单。
陈旭刚则精准地抓住了这个破绽!
他认为,短期内可以见到的商业价值能极大地影响**,借此左右评审组的意见。而崔忠识的项目太大了,难以掉头转舵,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形成“ai聊天”之类的普通人都可以理解的实际应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蓝书【xiao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诡异劳务公司》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