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大唐讲武堂第一任校长 (第1/2页)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执笔见春秋 加书签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蓝书xiaolanshu.cc

面对太子的邀请,李靖沉默不语,久久未有答复。

李承乾见此,也不催促,只是端起酒杯饮酒,顺带吃上几口烤羊肉。

他知道这件事对于李靖来说,需要考虑很多。

李靖正在思索,自己到底能不能答应。

就想是先前所顾虑的那样,若他加入到太子的讲武堂,那要陛下怎么想。

其实如果不是太子表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而且这讲武堂对李靖确实很有诱惑,他早就已经直接开口拒绝太子了。

李靖之所以要把著作兵书,自然也是想名留青史,哪怕他如今的功绩,已经足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可谁能拒绝青史上更多的笔墨。

让他久久迟疑的是,讲武堂这等开创之举,必然引起大唐兵制的改革,强大大唐军事实力。

且如果担任讲武堂第一任讲师,那他李靖在军队的影响力,将会更大程度上的增加。

这份福泽,可门荫后世子孙,多的不说,三五代绝对不是问题。

李家后世,都会因此深受其益。

目前的问题就在于,他本来就有些功高震主了,长子还是太子心腹。

这么一过来,倘若陛下猜忌过甚。

不管对太子,还是李家,都有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前些日子,他听到朝廷风声,说太子有谋反嫌疑,虽说最后证实是齐王谋反,跟太子无关,可李靖却感觉,太子或许真有可能谋反。

这倒不是他从太子那边感受来的,毕竟他跟太子保持了距离,接触不多。

而是从长子那边动作,隐约察觉到了些许异常。

长子去了洛阳担任大都督后,他对此很是关注,近些时日来,他从曾经的部下那里听说了长子的动作。

秣马厉兵,收拢部将,加强操练。

看上去好像很正常,可实际上如今大唐承平,如此操练士兵,拉拢军队高层,好像是在为有什么大变做准备。

先前倒没想太多,但听到太子谋反的传闻后,李靖联系上下,就所思甚多了。

所以,自己加入到太子阵营中,会不会助长太子谋反的心思,这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一点。

李靖半晌不说话,李德奖看在眼里,急在心中。

这么好的机会,父亲为什么还要迟疑啊。

只是他也不敢直接出言催促父亲,作为将门,李靖在家中的威严很重。

即便李德奖已经四十多岁了,但在老父亲面前,那是跟个孩子一样。

若是不听话,忤逆了父亲的意思,那可是真打。

直接就军法处置了。

在李靖家,军法就是家法,李德奖可没少挨打。

眼看气氛越发沉默,好在去东宫的仆从已经赶了过来。

李承乾道:“卫公,先试试我这东宫的高汤佐料。”

李靖点点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执笔见春秋的小说《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笔见春秋并收藏《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最新章节。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袖侧 连载 42万字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叶祈一直是别人眼中温润如玉的玄天门大师兄,直到他被人暗算,修为尽失、金丹破碎、灵根被毁,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一般,独居孤峰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后来,叶祈有幸重塑灵根,修为甚至更进一步,但曾经温润如玉的大师......

烟波江南 连载 9万字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李念意外穿进一本名为《庶子风流》的科举文中,成了伯爵府里的嫡长孙裴少淮。原文中:男主裴少津是庶出,但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科考一道上步步高升,摘得进士科状元,风光无两。反观嫡长孙裴少淮,风流成性,恣意挥霍,因嫉妒庶弟的才华做尽荒唐事,沦为日日买醉的败家子。面对无语的剧本,裴少淮:???弟弟他性格好,学识好,气运好,为人正直,为何要嫉妒他?裴少淮决定安安分分过日子,像弟弟一样苦读诗书,参加科考,共复

MM豆 全本 147万字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我有一家动物民宿

简介:【复健期,手速很慢,作者身弱,且家中康复期病人需照顾,初步定为每周更1~2章】【下本开《(美娱)好莱坞女王》或者《重生华娱做女导》,以创作感觉为主,什么有感觉写什么,重点一提,可能换书名......

赵今 连载 5万字

大明皇长孙!
大明皇长孙!

洪武二十五年,朱英来大明第十年,于西域创下偌大基业。燕王府中,朱英和后世永乐大帝朱棣相谈正欢。时日四月二十五,大明太子朱标薨。朱英随朱棣南下京师吊唁。朱棣:可恶至极!没想到竟是本王亲手送他上位。朱元璋:老四是个好孩子,把大孙给咱送来了。朱英:日月光辉之下,皆我大明江山!

执笔见春秋 历史 全本

三兴季汉
三兴季汉

若汉室三兴,这天下该当如何。愿日月之所照,皆为汉土!

执笔见春秋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13 0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