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晚叶继匈奴和柔然之后崛起的一个游牧民族,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此后东突厥日益强盛,而西突厥则日渐衰弱。到了隋大业年间,也就是射匮可汗执政时代,西突厥的国力逐渐恢复,开始攻城略地,开疆拓土。唐武德初年,射匮可汗卒,其弟统叶护可汗继位。

统叶护是一代雄主,史称其“勇而有谋,善攻战”。他上台之后,进一步加大了对外扩张的力度,“北并铁勒,西拒波斯,南接罽宾,悉归之。控弦数十万,霸有西域”旧唐书突厥传

到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的时候,整个西域的控制权已经牢牢掌握在西突厥手中。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年底,西突厥突然爆发政变,统叶护可汗被其伯父莫贺咄所杀,莫贺咄随后自立为可汗。统叶护可汗的旧部不服从莫贺咄,遂拥立统叶护之子为可汗,称为肆叶护可汗。于是双方开打,西突厥陷入内战,对西域的控制开始削弱。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帝国一举平定了曾经如日中天的东突厥,这对西域诸国无疑是一个极大的震撼。同年九月,伊吾今新疆哈密市国王率先摆脱西突厥的控制,亲自入朝,以其国七城归附唐朝,李世民在其地置西伊州。十二月,西域的一个重要国家高昌也向唐朝伸出了橄榄枝,国王麹文泰亲自到长安朝见。李世民隆重接待了他,不仅赏赐甚厚,而且赐其妻宇文氏姓李,封为常乐公主。

伊吾的归附和高昌的入朝让李世民大喜过望。

因为唐朝如果要经营西域,要从西突厥手中夺取对西域的控制权,就必须首先控制伊吾和高昌。

尤其是高昌它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了。

从河西走廊出门关后,第一站是伊吾,第二站就是高昌。而伊吾面积狭小,与高昌不可同日而语,所以高昌的战略地位就显得十分突出。

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在汉代称为车师国,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两汉时期,汉朝与匈奴就曾经为了争夺此地而爆发多次战争。

要从西域诸国进入河西走廊,本来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南道,也就是穿过白龙堆沙漠,途经楼兰国,抵达门关;另一条是北道,就是穿过高昌国境,经伊吾到门关。

但是自从楼兰古国神秘消失后,南道就被废弃了,于是高昌自然就成为丝绸之路上独一无二的黄金通道,其重要性没有第二个国家可以取代。当初玄奘西行求法时就曾经在此滞留数月,差一点被麹文泰挽留而无法成行。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高昌因此几乎垄断了西域与中原之间所有的过境贸易,从中获取了源源不断的巨额利润。

高昌的得天独厚令人羡慕,自然也就令人垂涎。

位于高昌西南面的焉耆就对此垂涎不已。

但是光垂涎是没有用的,心动不如行动。

焉耆人很快就行动了,他们卷起袖子喊出了一句令高昌人振聋发聩的口号要想富,先修路

是的,焉耆要修路,要把当初废弃不用的那条碛路楼兰古道重新修起来。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焉耆国王龙突骑支遣使到长安朝贡,“顺便”向唐太宗提出了请求“开大碛路,以便行李”旧唐书焉耆传。

李世民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反正多修一条路,对唐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更何况是地方政府自筹资金,又不要中央政府拨款,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李世民当即表示同意,并对焉耆善于搞活经济的思路和做法给予了高度肯定。

听到焉耆喊出修路的口号后,麹文泰本来就憋了一肚子气,如今听说他们居然还跑步进京,把唐朝政府的“红头文件”都搞到手了,顿时暴跳如雷。

这还了得奶奶的,这不明摆着跟老子抢饭吃吗

还有,这李世民也忒不靠谱了,对于这种抢人饭碗、恶性竞争的卑鄙行径不但不进行批评教育,反而还公开支持,鼓励纵容,这当的是哪门子天可汗

麹文泰当即决定出兵,给龙突骑支一点厉害尝尝。

你小子想虎口夺食,老子就打得你满地找牙

随后麹文泰便纵兵攻打焉耆国,并尽情地洗劫了一番,然后满载而归。

高昌估计是把焉耆打算修路的资金都抢走了,要不就是把他们搞活经济的勇气给吓没了,所以修路之事后来就莫名其妙地没了下文。

修路事件虽然不了了之,但高昌与焉耆却因此结下了梁子,而唐朝与高昌的关系也从此蒙上了一层阴影。

随后的几年里,高昌对唐朝越来越不客气,不但自己不来朝贡,而且屡屡拦截西域各国的入朝使者和过往商旅,摆出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蛮横架势。

这已经不叫垄断经营了,而是活脱脱一个车匪路霸。

麹文泰之所以敢如此嚣张,背后的原因跟西突厥有关。

西突厥在贞观初年爆发内战,后来肆叶护可汗击败莫贺咄,重新统一了西突厥。但是到了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西突厥就再度分裂为东、西二部,以伊犁水为界,西部由乙毗咄陆可汗统辖,东部由咥利失可汗统辖。两个可汗一方面大打内战,一方面又积极寻找外部盟友。东部的咥利失与唐朝通好,成了亲唐政权;西部的乙毗咄陆则与高昌结盟,成了麹文泰的后台老板。

正是有了这支西突厥势力的撑腰,麹文泰才会有恃无恐,屡屡与唐朝对。

为了加强自己的垄断地位,麹文泰又于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与西突厥联兵进攻伊吾西伊州,大有将其吞并并彻底封锁河西走廊之势。

李世民勃然大怒。

这一次要是再不出面干预,不但天可汗的脸面无存,大唐帝国的安全和利益也要受到赤裸裸的威胁和侵犯。李世民下诏怒斥麹文泰,点名要高昌的执政大臣阿史那矩入朝,当面做出解释。

可是,麹文泰却拒绝派遣阿史那矩,只派了长史麹雍来到长安,装模样地向唐太宗谢罪。

李世民叫麹雍回去告诉麹文泰:要谢罪可以,但是要拿出点诚意和实际行动来。当初东突厥败亡时,很多流亡当地的汉人转而投奔了高昌,你们马上把这些汉人都送回来。

麹雍带着李世民的诏命回去后,麹文泰依旧装聋哑,毫无行动。

非但如此,他还变本加厉,又联合西突厥大举进攻他的死对头焉耆,连破焉耆三座城池,大掠其男女而去。满腹冤屈的焉耆国王龙突骑支连忙遣使向天可汗告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头条书屋】《规则类怪谈扮演指南[无限]》《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我的法宝能无限升级》【翠微居】《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大蓝书】【小黑书

小蓝书【xiao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血腥的盛唐》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血腥的盛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王觉仁的小说《血腥的盛唐》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王觉仁并收藏《血腥的盛唐》最新章节。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代兄娶了白月光后

接档文《大婚前夺回自己的身体》,另类追妻火葬场。沈郑两家定亲了,但定亲的沈安和早就死了,沈安宁冒充兄长去迎娶长嫂。踏入洞房的那一刻,下属递来一瓶迷药。不能洞房,一脱衣服就会露馅了,所以用迷药将新娘眯晕。沈安宁走投无路,在唇角上涂了迷药,绞尽脑汁想要怎么亲吻的时候。她的阿嫂主动靠近,捧起她的脸颊轻轻地吻了。清冷的女人,脖颈微抬,露出一片雪白的肌肤,风光旖旎。光影笼照,郑冉冰肌玉骨,光影勾勒出冷面

昨夜未归 全本 7万字

修仙女配谋长生
修仙女配谋长生

【各位小伙伴,近几天更新时间都会在晚上十点之后,小伙伴们等不上咱就转天一早看了,么么哒】【薇薇悄悄话:有CP哟!】【大长篇,故事娓娓道来,请君慢慢点评!进展慢,小伙伴们可以按需跳着读哟!】文案如下:修道十年,一次梦回,鱼采薇才发现自己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她哦了一声表示知道了,默默调整路线,继续砥砺前行。是女配又如何?她只管谱写属于自己的篇章。重蹈覆辙又怎样?她一脚踏平,重铸康庄大道。誓要谋出一条无上

杨李涛涛 连载 31万字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五皇决定携挚友登基

【文案】五条君一不小心看到了未来。从认识挚友夏油,到被冒牌的夏油关进狱门疆,未来十几年的剧情都被剧透了个遍。五条君得出了一个结论——做正面人物是没有前途的,要做,就要做《咒术○战》的第一大暴君!……夏油君崩溃地跟在五条后面。“悟,你疯了?”“悟,我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再怎么样我们也是高专的学生!”“住手,悟,你的大好前途都不要了吗?!”五条君笑得意味深长:“杰,我们的未来,哪有什么大好前途啊。

温水煮书 全本 6万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探花郎他今天后悔了吗

简介:殷莳的婚姻人人称羡——婆母是亲姑姑;丈夫是新科及第的探花郎:娘家富庶,夫家清贵。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探花郎还有个红颜知己的小妾。岂不知,当初准备订亲时,探花......

袖侧 连载 42万字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猎户家的乖软小夫郎

【全文订阅只需一杯蜜雪冰城钱,请支持正版!看完的宝宝可以帮我评个分吗!】顾柳是顾家村人见人夸的哥儿,家中活计一把好手性子也乖巧,然而他那黑心后娘为了点银钱,竟要将他嫁给邻村的泼皮癞子做妾。百般反抗无果,顾柳万念俱灰,寻了一条白布入山欲要轻生,却被一个猎户救下。那猎户生的高大魁梧,那一身狰狞的伤痕更是看的顾柳直发怵,谁料那猎户在听了他的事以后竟愿意出钱娶他!顾柳抹了泪,红着脸看向那高大的猎户:他这么

折酒三钱 全本 3万字

大唐兴亡三百年(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
大唐兴亡三百年(畅销书《血腥的盛唐》全新改版)

权威、畅销、好看的大唐全景式历史读物!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

王觉仁 言情 连载

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大结局·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血腥的盛唐5:盛极而衰,安史之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血腥的盛唐6:藩镇割据,隐患爆发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3
血腥的盛唐3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2
血腥的盛唐2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血腥的盛唐4:走向开元盛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

王觉仁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2: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