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十二日,春闱开了,族长一大早就来到茶肆,找他聊天。
族长脸上写满了不安,担心远在京城之中参加春闱的儿子,这一场关系到他们一家以后的荣华富贵,若是李秀才成为进士了,他也可以成为士绅,被人尊称为老太爷,这是极为光宗耀祖的事。
不止读书人想要金銮唱名,他们的亲人也盼望着这一天,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进士的匾额挂在门上的时候,就是全家享福的时候。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读书人数十年梦寐以求的。
他中午干完弄农活,过来陪着族长聊了一会天,安慰族长不用担心,李秀才学了这么多年,火候已经到了,中一个进士不是什么问题。
听着他这话,族长看了看京城方向,勉强露出一个笑容说:“大牛,我听说孙秀才也中举了,也参加殿试,有这么一回事吗?”
“是的,孙秀才来信说,这一次是座师见他多年未曾中举,于是赐了他一个秀才,这一次春闱,他倒是没有什么打算,只是想见识一下天子脚下,是何等气象?”
听到这话,族长点点头,想了想说:“若是他真的中了进士,大牛你就有前途了,谁不知道这孙秀才和你关系,若是补了官,倒是和知县就是同僚了,知县怎么也会多多关照你。”
“比起他中进士,我更希望哥哥能中进士,他姓孙,是外姓。哥哥同宗同源,他成了进士,我们也备有面子。
他这当然是反话,李秀才成了李进士,当时候还认不认他这个亲还是一个问题,至于孙秀才,这人脾气性格都很对自己胃口,当了官员,也是一位耿介忠臣,比李秀才好多了。
劝族长安心之后,他就继续干活去了,这结果就算下午出来,传到上这里,都快四月了。
晚上,他去溪边洗澡的时候,有人询问他:“大牛,你知道东南府那边开始种那什么两季稻了,你怎么看?”
他点点头,将两季稻的原理说了出来。
有聪明的人已经猜出了和这个有关,询问他去年是不是在弄两季米,他摇头说不是,这个两季稻的确是自己给总理大臣的建议,不过能弄出来,完全是总理大臣的功劳。
大家开始谈论他现在弄的套技术,他们以前都是一块土都是种一种植物,像这样一块土又是种米又是种大豆,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
虽然如此,大家对他都很有信心,他到来,村里的改变真的很大。
他问了大家几个问题,关于农业上,他的经验远不如这些人,这一次套,必须要这些人协助才行。
套的最大优势不在于产量的提高,而是能够养土。
在没有现代化肥之前,农民种几年土地,就要空上一年以上,用来养土,不养土,肥力尽了,种庄稼也没有什么用。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