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郭子兴,你不要过来呀!

大明第一臣 青史尽成灰 加书签

青史尽成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

这是朱元璋对待军屯的态度,也是卫所制度的由来。

若是兵坐食于农,农必受弊,非长治久安之求。其令天下卫所督兵屯种,庶几兵农兼务,国用以舒。

老朱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让士兵完全脱产,仰仗地方供应军粮,老百姓必定受不了。所以养兵最好的办法就是屯田,让将士自己种粮自己吃,既不影响百姓,也不用国家供应,两全其美。

当然了,放在后世来看,卫所和军户制度,属于很失败的那种,需要彻底改革。

不过一项制度,能经历几代人,在百年之后,才弊端丛生,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成功呢?试问天下,又有多少良政,可以维持百年以上?

貌似不多吧!

所以当老朱提出屯田的时候,张希孟举双手赞成。

不过他有一些自己的设想,似乎可以打一些补丁。

“主公,你看这军屯可要缴纳田赋?”

老朱笑了,“这是咱自己种田自己吃,自己给自己交税……麻烦不?”

“那开垦出来的田亩,要归谁所有?”

“当然是……”朱元璋顿了一下,他想说要归他自己,可这样一来,岂不是让将士们给他当佃户耕田了?

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不对劲儿。

老朱干脆道:“先生到底是怎么打算的,跟咱说明白了,不用藏着掖着。”

张希孟点头,“主公,咱们现在兵少,地盘也小。屯田种粮,有了产出,就充实军用,不会有什么问题。毕竟主公亲自盯着,有问题也解决了……只是以后地盘大了,照顾不过来,那是肯定要出偏差的。要我说有什么弊端,我也说不好,不过我想着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开垦出来的所有田亩,必须归公,也就是捏在主公手里。有了这一条在,就算以后遇上了问题,想要调整,也会容易许多。”

“再有田赋这个东西,还是不要随便免除。因为只要有田亩不用交税,就会有人挖空心思挂靠。一些领兵的军头儿,也会利用手里的权力,让人投献过来……所以我的意思,田赋和民田一样收,至于其他部分,全数留给本部兵马享用。如果主公想要征用,也要花钱购买。”

老朱一听,顿时皱眉头了,“先生,这么做是不是太麻烦了点?”

张希孟笑了,“主公,还是那句话,现在稍微麻烦点,是为了以后方便。军中士卒也有损失,也会老去。主公固然会给恩赏抚恤,可若是能从军屯收获一些钱谷,将士们也会更宽裕些。请主公放心,这笔钱是属于士兵不假,臣这里会集中管理,谁也别想随意支用。”

朱元璋依旧绷着脸,他还是觉得麻烦。

不过麻烦也不是他的,而是要张希孟负责去弄。

他愿意挨累,自己还犹豫什么?

而且张希孟说得对,有自己在,如果不合适,大可以废掉就是了,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其实后世有些人反思大明之亡的时候,甚至会把矛头指向朱元璋,说都是他的祖制垃圾,不懂经济财税,还有死板的户籍制度,才让大明朝仅仅活了二百七十六年……

难道把这些祖制废掉,大明就能永远存在吗?

事实上后人认为的弊政,在老朱手上,都是卓有成效,利远大于弊的,因为那些错误漏洞更明显的,危害暴露出来的,早就被老朱一道旨意改掉了。

开国之主不是不会犯错,而是错了能够改正……亡国之君也不是什么措施都是错的,而是八方掣肘之下,根本做不成事,就算是对的事情,也没法落实。

很显然,老朱就是个执行能力超强的人。

从临淮向南,一直到定远,沃野之上,到处有趁着冬天,清理蒿草,挖掘沟渠的队伍。士兵们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没有任何人抱怨。

种出来的粮食,除了少部分田赋之外,其他都是军中的财产……大家伙能吃得更饱,余下来的粮食还能养殖猪羊,鸡鸭鹅狗一类,丰富餐桌。

等收获之后,天天吃肉,也不是奢望。

产粮更多,上位就会出钱收购,卖了钱,大家伙在军饷之外,就能领一份津贴。如果在打仗之中,不幸受伤战死,抚恤金也能加倍。

这么好的事情,谁会拒绝?

而就在大家伙忙碌的时候,有一个老者在田间随意转了几圈,偶尔拿出纸笔,画了两下,然后就离去了。

几天之后,就传出了一整套挖掘水渠的办法。

身为治理黄河的水利专家,弄几条引水渠,简直就跟玩似的。

张希孟从贾鲁手里拿到了方案,特别要求,引水渠要优先供应百姓的民田……如果真的遭了大灾,水源紧缺,军屯可以不要收成,民田必须保障灌溉用水。

张希孟相信,军民鱼水情,把根扎在百姓的心里,才是真正的无敌王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末世第一狠人》《致命打击:枪火游侠佣兵路》《无限旅游团》《噩梦使徒》《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白衣披甲》【星月书吧】《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龙凤猪旅行团》《我被皇马挖掘了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第一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青史尽成灰的小说《大明第一臣》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史尽成灰并收藏《大明第一臣》最新章节。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如果穿越回宋代,是该吟诗作赋、风花雪月?还是厉兵秣马、争霸天下?不论如何,先填饱肚子再说。

王梓钧 连载 414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辛亥军阀
辛亥军阀

不信青春唤不回,不容青史尽成灰。一个现代人魂回清末,猛然发现自己居然与未来的黄花岗烈士在一起,是舍身赴死,还是冷眼旁观?十万里锦绣江宏,五千年堂堂中华,难道就不能脚踏倭奴,称雄世界?不过要实现这些最要紧的是先保住小命…弄一个群,欢迎大家进驻,打屁,指点啊二八四四二七六四二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我的姑父叫朱棣
我的姑父叫朱棣

徐景昌在大明朝还是有亿点点地位的,他的祖父是中山王徐达,父亲是定国公徐增寿,姑姑皇后,姑父是朱棣……就这个天胡配置,简直是老天爷一手饭勺,一手饭锅,追着往嘴里喂饭。奈何徐景昌只想着去秦淮听听曲,去玄武湖钓钓鱼。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奋斗在洪武末年
奋斗在洪武末年

驱逐北元,扫清天下,明太祖固有一死。书生当国,藩王虎视,削藩靖难,血火刀锋中,杀出凛凛新明朝。一个失业的锦衣卫,一个卑微的小人物,左持剑,右握锄,一剑平天下,一锄养万民。这是个小特工,奋斗成为盛世大豪的曲折故事。大明盛世有千钧,锦衣卫担八百!翻开《永乐大典》,尽是我的传说!——————————读者群:284427642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我在明末当反贼
我在明末当反贼

穿越到明末,还有比反贼更有前途的职业吗?

青史尽成灰 历史 连载

辽东钉子户
辽东钉子户

有农田,有牧场,门前是河水,身后是高山,地下埋煤炭,溪谷藏黄金……最富庶的土地,最糟糕的时代!满清、蒙古、朱皇帝……谁也别想抢走家园!做最强钉子户,坚决守护万里家园!(完本多部作品,人品信赖,放心收藏)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大宋将门
大宋将门

没有杨柳岸晓风残月,没有把酒问青天,没有清明上河图……一个倒霉的写手,猛然发现,自己好像来到了假的大宋……家道中落,人情薄如纸。外有大辽雄兵,内有无数猪队友,滔滔黄河,老天爷也来添乱……再多的困难,也不过一只只纸老虎,遇到困难,铁棒横扫,困难加大,铁棒加粗!赫赫将门,终有再兴之时!—————————————————————读者群:284427642(恭候大驾光临)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悍明
悍明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奉系江山
奉系江山

长白山兮高高,黑龙江兮涛涛,松辽大地兮广阔富饶。回到老奉天,成为张作相的大公子,看张廷兰如何玩转奉系军阀,守卫白山黑水。我来了,日本人就永远别想来!郑重声明,平行时空,请勿对号入座!书友群号:284427642,欢迎大家进驻,聊聊天。小的全天在线恭候大驾。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我的邻居是皇帝
我的邻居是皇帝

叶华救了一个皇子,从此圣人垂青,与皇家比邻,看风起云涌……郭威说:朕瓦棺而薄葬,勤俭之美,终始可称。虽享国之非长,亦开基之有裕矣。柴荣说: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赵匡胤说: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乎!望着巍峨高耸的宫门,叶华只想说,你们爱谁谁,不是赵二就成……读者群:284427642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我要做首辅
我要做首辅

嘉靖三十年,道君皇帝躲在西苑炼汞烧丹,首辅严嵩为一篇青词绞尽脑汁,西北的俺答几度跃马中原,东南的倭寇在抢掠中上瘾,张居正为了马屁文章揪着头发,戚继光还在跪搓衣板,李时珍默默离开了太医院……腐朽的还在腐朽,新生的正在萌发。江南的轻歌曼舞,燕语莺声,穿越而来的唐毅带着自信的笑容,从容打开了一幅升官图……读者群:284-427-642,全天恭候,欢迎进驻。

青史尽成灰 其他 连载

[历史] 混在蜀汉当皇帝 周老实
[历史] 淘宝大明 朝盖
[历史] 宦海风流 天堂发言人
[历史] 汉家日月 江南蛰雷
[历史] 虚拟战线 岱之邻
[历史] 明末第一强藩 日日生
[历史] 宗明天下 七帅
[历史] 千年军国 行者雷昂
[历史] 回到明朝当太子 淡墨青衫.QD
[历史] 战国修罗传 御宅烟魔
[历史] 三国之帝统天下 君千叶
[历史] 重生西亚之亿万富翁 墨罂粟
[历史] 异域人生 西北苍狼
[历史] 重生明末当皇帝 夏烽原
[历史] 非洲帝国 放下屠刀留你全尸
[历史] 唐时归 长迷
[历史] 大唐国妖 毙稿
[历史]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
[历史] 乱世妖娆王 双子山
[历史] 江东幼虎 胜年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8 16: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