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忙碌的青锋厂

材料帝国 齐橙 加书签

齐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车进青锋厂,徐扬马上感觉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气氛。在韦宝林担任厂长那两年里,徐扬也曾随柴培德来过青锋厂,那时候感觉厂子很清静,大家很悠闲,有点世外桃源的意境。而这一回,他一进厂门就看到厂区的大道上停了四辆大卡车,车上装得满满当当的,几个搬运工正在手忙脚乱地给卡车盖篷布,还有几个人在旁边指手画脚地评论着,众人说话的声音一个比一个大,各种“娘卖叉”之类的省骂也不绝于耳。

“怎么装个车装了这么老半天,你们的力气昨天晚上都在床上用完了吗!”

“娘卖叉的韦宝林把篷布都弄没了,我们好不容易才从仓库里找到这么几块,我们容易吗?”

“篷布没有了关韦宝林什么事,他当厂长的时候你敢这样说吗?”

“老子早就想说了,就是特莫懒得说……”

“快点快点,别嚼牙槽了,项厂长一会又要骂人了……”

他们吵归吵,但干活却是一点也不敢怠慢。大热天里,众人一个个热得汗流浃背,有些人索性脱了背心,光着膀子站在车顶上整理着缆绳,古铜色的臂膀在阳光下闪着油光。

“这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乱?”徐扬坐在秦海的车上,看着这乱哄哄的场面,不禁诧异地问道。

秦海笑道:“别管他们,这几天任务紧,把司机班和搬运班都累趴了,他们吵架就是泄泄火,一会发车了就好了。”

“这是哪的任务,怎么会这么紧张?”徐扬又问道。在工业系统里,大家还都沿习着计划经济年代的语言习惯,把产品称为“任务”。

秦海道:“这是萧科长从海东省揽来的业务,一共是10万块钱,在以往相当于青锋厂小半年的工作量,宁厂长和项厂长要求车间一个月就完成,大家都忙疯了。”

“我知道这件事,好像这些业务是你揽来的吧?”徐扬说道,上回宁中英去市里向柴培德汇报工作的时候,已经说过海东省的这笔业务了。这是秦海答应帮海东省的江洲机械厂解决技术问题,江洲机械厂作为交换,从海东省经委那里替青锋厂争取到的跨省采购订单。

秦海对此事倒也不否认,他说道:“我只是帮了他们一点忙,他们为了表示感谢,就给我们找了10万块钱的业务,具体的细节是萧科长去谈的。”

徐扬道:“既然是人家为了感谢而提供的业务,你们可以做些选择,为什么要承接这么紧张的业务呢。10万块钱的业务,放到几个月来做不是更从容一些吗?”

秦海笑道:“青锋厂以后是别想有从容的时候了。宁厂长要求车间把这些订单抓紧完成,是为了腾出设备来做出口日本的旋耕刀片订单。足足100万片的业务,都快把项厂长给愁死了。”

“什么,日本那个旋耕刀片订单签下来了?”徐扬惊喜地问道,这种出口订单的意义,可比给海东省做业务要大得多了。他一直以为这种订单怎么也得拖上几个月,想不到青锋厂已经开始准备生产了。

秦海解释道:“我们请来了工学院的李林广教授,他带着几个老师以及一些学生夜以继日地攻关,已经把刀片钢材二次熔炼的技术问题解决了,冶炼出来的钢材品质良好,再加上我们改进了刀口的堆焊技术,刀片使用寿命已经超过了1000亩。

前几天,我们已经把刀片样品发到了浦江,福冈会社那边收到刀片之后,会进行相应的检测,只要检测合格,他们就会下订单。

我们发货之前,已经对刀片进行过检测,确认品质已经达到福冈会社的要求,因此他们下订单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罢了。”

“我记得你们说一片刀片是卖350日元,100万片就是……”徐扬有点算不过来了,作为一个文科生,要算这种9位数的乘法是有些难度的。

“一共是3.5亿日元,相当于140万美元左右。”秦海替徐扬把结果算出来了,这时候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大概在250比1的样子。

“我的天啊,140万美元……这是你们一家农机厂的出口创汇,简直是……”徐扬忍不住有些心惊。去年安河省全省的出口创汇只有5亿多美元,而且主要是来自于矿产品和特色农产品,一家工业企业能够有140万美元的出口额,绝对是放了一颗卫星的感觉了。

“呵呵,这还只是开头呢。”秦海不以为然地笑着,驾驶着吉普车绕过正在装货的卡车,驶进了生产区。

青锋厂的生产区有金工、铸造、装配等几个车间,还有仓库、配电间、水塔等各种附属设施。在生产区的一角,徐扬看到了一座用毛竹作为支撑、篾席作为墙壁和屋顶搭起来的大棚子,从篾席的新旧程度来看,这座大棚子搭起来应当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秦海直接把吉普车开到了大棚子的门口,说道:“徐秘书,请下车吧。”

“这是个什么地方?”徐扬一边从车上下来,一边奇怪地问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材料帝国》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齐橙的小说《材料帝国》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齐橙并收藏《材料帝国》最新章节。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重回八零年,赶山也是一种生活

王安回到了1980年······生活不易,也要放弃前世的浮华,赶山打猎,虽危险艰辛,却自由幸福!!!

木辛三土 连载 253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旁墨 连载 314万字

那年花开1981
那年花开1981

这是一个考上大学就能鱼跃龙门的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风口飞上天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还有纯洁不渝、真挚感情的时代;只不过李野刚刚来到这个时代,却被劝着放弃高考进厂打螺丝;“反正你也考不上,就死了这条心吧!”“我堂堂二本冲刺型选手会考不上?那岂不是辜负了那么多年体育老师的教导?”群号:QQ905492509

风随流云 连载 245万字

华娱之2000
华娱之2000

“受顶包案影响,港岛小天王黯然退场!”“双周一孙,三分天下,华语乐坛新势力!”“新时代华语乐坛的领军人:内地才子周易!”“南周北周,小天王之争愈演愈烈!”“南北双周,谁才是新时代的王?!”“魅力无限,两岸三地女星大多倾心周易,南北双周或已分高下!”………………………………………………………………千禧年初,华语乐坛正式开启新一代诸神混战模式。刚学完粤语,与朋友交流切磋完球技的周易看着手头上这几份由经

河狸的米饭 连载 138万字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

一个吃货,穿越到缺衣少吃的年代,努力做一个有吃有喝的俗人。合理党,暴戾少,智商在线,无诸天、无双穿、无系统、无种植空间,只有一个能饿死老鼠的随身仓库。不复制、不黏贴、不抄袭、纯手打,非工作室出品,慢节奏,符合年代特征的日常文。除了金手指,争取其他内容都能经得起推敲,欢迎理性、友好指教。

工具超人 连载 180万字

砺剑繁华
砺剑繁华

明朝末年,归鸿门杀手李愚为救中毒的舵主,闯入药师谷,被困药师洞,几百年后才被一支考古队救出。李愚来到渝海市,开始了新的生活。现代都市的繁华和富庶让他感到沉醉,他很快就爱上了这个没有杀戮、没有饥寒的盛世。然而,在都市的平静之下,暗流正在涌动,李愚与城市中另外一些沉默的人们一起,砺剑不已,担当起了保卫和平的重任。

齐橙 其他 连载

工业霸主
工业霸主

机械系研究生林振华穿越到1979年,成为一名工厂青工。凭借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对历史的些许预见,林振华带领工人师傅们挥洒汗水,打造出一个横跨欧亚的重型工业集团,成就了一段工业霸主的传奇故事。焊弧飞溅,锻锤轰鸣,为您书写一曲中国工业人的雄浑赞歌。

齐橙 其他 连载

大明地师
大明地师

公元1589年,明万历十七年。专权的张居正死了,爱打仗的戚继光死了,爱找权贵麻烦的海瑞也死了,万历皇帝和朝臣们吵架吵烦了,窝在11里不再上朝,开启了“不郊不野不朝者30年”这样的奇葩时代。时间依然流逝,街市繁荣太平,普通百姓热衷于谈谐、听曲、旅游、博弈、狎妓、收藏、花虫鱼鸟……熙熙攘攘中,没有人知道在大陆的另一端,欧洲人正在扬帆出海,探索世界;觥筹交错间,也没有人关注在极北之地,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

齐橙 其他 连载

沧海扬帆
沧海扬帆

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资料员,有“人形自走数据库”之称的高凡穿越到1982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扬帆搏浪,引领中国化工产业走向辉煌。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齐橙 都市 连载

江东突击营
江东突击营

江东突击营是一部小说,描述了一支从赣西北群山中走出来的新四军劲旅,在八年抗战中,血战南京、驰援荆楚、纵横华中、威震敌胆,谱写了一曲中华儿女殊死抗战的悲壮诗篇。罗毅、袁静、曾珊、杜心雨、许良清、陆双勇、周希亚,一个个鲜活的面孔伴你体味那激情洋溢的岁月。新书:材料帝国TXT全集下载

齐橙 其他 连载

大国重工
大国重工

冶金装备、矿山装备、电力装备、海工装备……一个泱泱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重型装备工业。国家重大装备办处长冯啸辰穿越到了1980年,看他如何与同代人一道,用汗水和智慧,铸就大国重工

齐橙 都市 全本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5-15 0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