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朱英的决定

大明皇长孙! 执笔见春秋 加书签

执笔见春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英从茶楼离开后,就回到了院子里。下午的茶楼太吵闹了。偶尔就是听下消息,经常听可就有点受不了。茶楼的里面的小厮们,在给客人加水的时候,也会竖起耳朵。京师发生的一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基本上都会收录起来。大多数的消息,目前朱英都是交给张伯去处理。为一方势力的领袖,他不可能像朱元璋那样,什么事情都去关心。把握一个大方向就可以了。有着前世的一些网络经验,对于现在的管理,朱英最初还有些陌生,几年摸索下来,已然是非常熟悉。书房里,张伯侯力在一旁。朱英没有打开情报查看,而是陷入沉思之中。他在思索一个问题。内心中,对于这个决定,也是非常的纠结。这是在和老爷子接触久了后,才逐渐诞生的这个想法。于西域那边。朱英有着自己的秘密基地。雪花盐是一部分。还有那从未在市面上传播的番薯,米,马铃薯。之所以能够养活这么多人,在吃食上没有紧缺。哪怕是大面积灾荒,朱英麾下都未受到打击,反而还能趁此机会收腹更多的势力。这些东西可帮了不少忙。不管是西域,还是大漠跟草原。银子虽然重要,最为关键的还是在于物资,粮食。尤其是大漠,草原上的冬季。真就是饿殍遍野。每一年的冬季,朱英麾下的势力,就会出现新一轮的扩张。不需要费尽心思去拼杀。只要你能让别人活下去,那就是救世主级别的存在。尤其是那些快要饿死的人,当朱英麾下的人员发现他们的时候。只需要一口热乎乎的浓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全部。更别说,一些兵卒。他们的父母,妻子,孩子。都被朱英救下。当一个男人,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父母妻儿即将饿死而无能无力的时候。那种无力的感觉,太过于崩溃。甚至于饿得极致,自己的孩子不忍心下手,相互交换,出现易子而食的恐怖景象。当有人出现,并且拯救这一切的时候,他便是所有被拯救人的心中,活着的神明。其中这些番薯,米,马铃薯这些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用。更何况朱英还从海外番商的手里,拿到了黑麦。黑麦,这是一种能够在极度贫瘠和寒冷的地方,都可以生长的农物。后世的沙俄之所以能从欧洲,一路开疆扩土到白令海峡,黑麦居功至伟。他们走到哪里,黑麦就种到哪里,有粮食就有人,有人就有控制权。虽然黑麦对于大明而言,绝对多数的地区都不适宜。但是在西域,大漠的一些贫瘠地区,也有至关重要的用。能够产出粮食,那就意味着不少人可以活下来。这些,才是朱英真正的根基所在。对于这些物的隐蔽和保护,朱英极其重视。加上游牧民资对于农耕的兴趣不大,朱英也控制着这些物的产量,并没有大规模的种植。在制成食物的时候,也经过了粗加工,看不出原料。这些年下来,一直没有被传播开来。“传信西域,让我们的人那边调集一批番薯,马铃薯,米的农种过来。”

良久,朱英悠然叹息,对着张伯吩咐道。他不知道自己这个决定,是正确还是错误。亦或者会给以后自己在安南开国,带来多大的麻烦。只是他终究是带着前世的记忆。经受过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优良毕业生。便是在这大明十年,很多思维已经改变,但这内心中的底线,却难以突破。犹记得,后世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再大的天灾,在团结面前,都可以轻易渡过。大明,曾经的最后一个汉人皇朝。便是后世的身份证上,那汉族二字,依旧深深的烙印在他的心里。记忆交错间,就可以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大明的老祖宗们,生活在苦难之中嘛!理智告诉他。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在安南发展多年后,有生之年,甚至能取代大明。而将这些物,提供给大明。大明国力自然会更加的强盛,本来取代大明,就难如登天。这般更是给自己加了一座大山。他很清楚这后果。但,这又如何!便是他取代不了这大明,他的子孙,他的后代。在得到自己的遗产后,总是有机会的。他坚信,他的制度,将会比大明更加的完善,先进。更加的注重工业,科技。所以,还需要担心什么呢。“东家,万万不可如此,这些可是我们的根基啊!”

张伯听到后,整个人就是一震。这些物的存在,他们这些在朱英身边的首领当然清楚。听到东家突然这般决定,整个人都懵了,连忙劝阻道。“不必多说了,我意已决。我等能够建立偌大势力,这些物自然重要,但也不是全部。”

“再者说了,这些物也没你想的那么夸张。有些东西你不清楚,在大明种植,也不可能像西域那般。代替大米等物。”

“尤其是在产量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朱英解释道。现在可没有脱毒的技术,番薯,马铃薯这些薯类物,很容易就会出现不断的减产。在海拔较高的地区,还能稍稍的维持。到了大明这边,减产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即便是减产严重,其中的产量比之现在的很多农物,相对来说还是要高上很多。最为关键的是,番薯,马铃薯,米这些物。不会很水稻良田抢地方。可以开辟更多的荒田。这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大多数的农民,很多连自己的田地都没有,完全就是给别人种地。一年到头也就仅仅是饿不死的状态。家里不存在余粮,稍微一点波动,就承受不住。番薯,马铃薯,米对于大明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绝对是最大的惊喜。张伯见东家如此坚决,只能无奈的说道:“是,东家。”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捡垃圾》【过命小说】《红楼之平阳赋》《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渣攻改造,BE改写HE》【无限小说网】《天命之上》【大闲人小说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皇长孙!》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执笔见春秋的小说《大明皇长孙!》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执笔见春秋并收藏《大明皇长孙!》最新章节。
北齐怪谈
北齐怪谈

天保十年,英雄天子高洋弹奏起了髀骨琵琶,自弹自唱,伴奏曲响起,怪诞,荒唐,恐怖,绝望且痛苦。这一年,住在漳水边上的刘桃子兜住了些鱼,故事便开始了。

历史系之狼 连载 216万字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八宝豆沙包 连载 199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家父李世民,请陛下称太子

四个千古一帝,凑不出一个顺位继承的太子。穿越李承乾,面对李世民的偏爱,魏王李泰的咄咄逼人。想要登上皇位,那就只能遵守玄武门继承法。谋反,是为了自救。“承乾。”“请陛下称太子!”“我腿瘸,我没有皇帝像。”“咱们全家造的反,就算你把贞观之治做成天下第一盛世。”“史书也不会记在你是顺位继承的。”“我现在就去母亲坟前等着。”“你赐三尺白绫也好,毒酒也罢。”“这位置你坐到底,千万别让给我!”数年后,李承乾再

执笔见春秋 言情 连载

三兴季汉
三兴季汉

若汉室三兴,这天下该当如何。愿日月之所照,皆为汉土!

执笔见春秋 历史 连载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09 04: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