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宫中密谈

靖难攻略 北城二千 加书签

北城二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66章

宫中密谈

“卫所制度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实现对收复之地的最快实际占领!”

书房里,朱高煦说了卫所制的许多弊端,但他并不是说卫所制没有一点可取之处。

面对徐辉祖的不耐烦,他说出了卫所制最大的好处。

这些天他已经见到了太多被编入卫所,并且举村移民云南的场景。

朱高煦承认,这样的举动对于被迁移的百姓来说,这无异于家破人亡。

可站在时代背景下,正是朱元璋的这番举动,才能让云南这个东南亚水塔牢牢把控在汉人手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永乐年间,朱棣在东北设置了大量的汉人卫所,并且收编少数民族建立卫所来开拓东北。

如果不是后来朱瞻基觉得没有必要,将汉人卫所撤回,那即便奴儿干都司被裁撤,接受其职权的辽东都司崩溃,汉人也最少能占领沈阳到吉林这一带的广袤平原。

将关内汉人编为军户,然后派遣他们前往偏远地区,赐予其大量田地,这是一个汉人王朝能迅速控制偏远地区的最快手段。

尽管这对百姓来说有些残忍,但以朱高煦现在的身份,他再也不能单纯的站在百姓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站在时代背景下,他必须使用卫所制,哪怕这样做会让许多百姓经历几年的贫苦。

朱高煦的立场发生了转变,而看着他说出这番话的徐辉祖也不免有些惊讶。

当着他的面,徐辉祖反问道:“既然要创造募兵制,那保留卫所制只会徒增大量支出。”

“这些支出是值得的……”朱高煦摇摇头:

“募兵开拓疆土,卫所移民戍边。”

“如此只需三代,当地的卫所就能变成一个个县城,卫所之下的千户所、百户所就能变成一个个集镇和村落。”

“具体的,小子脑中已经有了个大概,只是还没有想好。”

“恐怕只有到了北方,更近距离的了解卫所制度,才能做出合适的修改。”

或许是担心朱元璋通过徐辉祖了解自己的想法,朱高煦并没有说出自己早就计划好的制度。

他担心朱元璋会把他留在南京,即便傅友德已经说过朱元璋留不住他太久。

“这的想法倒是不错……”徐辉祖眼神复杂的看着朱高煦,只觉得对他的那股陌生感越来越重。

“咚…咚…咚……”

忽的,暮鼓作响,徐辉祖也做好了离开的打算。

“早点休息吧”说完这句话,徐辉祖转身走出了书房。

不过在走出主屋之前,他却突然停住了脚步,转身走回书房,对朱高煦伸出了手:

“将你的百户令牌交出来吧,我等会让人把你的甲胄收走,也免得你跑一趟了。”

“是……”朱高煦默然从怀中拿出百户令牌,徐辉祖接过后也走出了书房及主屋。

待他走出院门,不多时便有两个兵卒走进来对朱高煦作揖,随后当着他的面,将那套他保养了一个月的甲胄给搬走了。

除了甲胄,被一并收走的还有兵器。

中间朱高煦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看着他们抱着自己的甲胄走出院子,直到他们关上了院门,朱高煦才起身向着后院走去。

好在当他来到后院时,赤驩正低着头吃马槽里的豆子。

朱高煦见状松了一口气,同时走上前去摸了摸赤驩:“还好伱还在。”

“唏律律……”

“咚…咚…咚……”

朱高煦抚摸赤驩唏嘘时,徐辉祖并没有回魏国公府,而是骑马来到了紫禁城的东华门,并在经过一番检查后进入了紫禁城的外廷。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靖难攻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北城二千的小说《靖难攻略》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北城二千并收藏《靖难攻略》最新章节。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温一言 连载 31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家兄朱由校
家兄朱由校

1620年,这一年大明更换了三个皇帝,铁头娃努尔哈赤还在和熊廷弼死磕沈阳。东亚战场最精锐的白杆兵和戚家军才刚刚出发北上,局势尚好。卢象升埋头苦读,孙传庭还是小小知县。大小曹寂寂无名,东林党尚未变质。只是内朝党争再启,外朝西南土司将叛。父亲朱常洛初登大宝,兄长朱由校无心帝位。一声哀嚎,天子驾崩,妇人歹毒。要改天下命运,当从移宫案起……皇太极:“我大清远胜大明!”朱由检:“说完了?来人,放炮!”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归义非唐
归义非唐

大中四年,牛李党争彻底落幕,大中之治势头凶猛。河陇之地,异族争雄,成王败寇。齐鲁的王仙芝还在倒卖私盐,黄巢还在证明考进长安轻而易举。这一年,在那众人所遗忘的西陲之地,一支兵马抓住机会,异军突起。脱胡服,换汉冠,沙洲军民高呼大唐万岁。有人意气风发,挥师向东,眼底充斥希望。也有人心知未来,谋求自立自强。刘继隆:“非我不忠,乃唐不义”

北城二千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7 03:5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