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魏宋大司马

战国大司马 贱宗首席弟子 加书签

贱宗首席弟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在参加了师兄田章的葬礼后,蒙仲与公都返回邹国,将这件事告知了万章、公孙丑等同门师兄,众儒家弟子皆为此唏嘘不已。

田章去世这么大的事,自然不能再瞒着孟子了,于是万章、公孙丑、蒙仲等人小心翼翼地告知了孟子,没想到孟子听罢后并没有太多的激动,只是悲伤地叹了几口气,说了一番诸如‘天恒久而人不能’的感慨,听着有点接近道家的理念。

万章、公孙丑、蒙仲等人私下交流了一番,认为是孟子这些年在思想上受到了庄夫子的影响,再加上孟子本身也早已到了这个岁数,对于生老病死这种事也逐渐已经看淡的关系。

随后,蒙仲在邹国又居住了一个月左右,这才在三月前后返回宋国的彭城。

此时,蒙仲向太子戴武提出了辞呈:“今齐国已覆,宋国已迎来宝贵的和平,臣再继续担任大司马之职已无必要。”

没想到惠盎却代太子戴武说道:“虽宋国现无外敌,但国内却有诸般积弱……”

他指的,是宋国军队的现状。

本来,宋国这些年已经栽培了一批以戴璟为首的新晋将领,这些人追随在太子戴武左右,隐隐有着取代戴不胜、戴盈之、景敾等老牌军司马的迹象,但戴璟逼宫乱这件事,却逼得宋王偃一怒之下将这些参与乱的年轻将领都处死了,这使得宋国又陷入了‘将领老龄化’的尴尬局面。

因此,惠盎希望蒙仲能负责选拔一些有才能的将才。

在戴武以及惠盎的挽留下,蒙仲只好在彭城又多待了一阵,提拔了一些‘年轻的将领’。

事实上所谓这些‘年轻的将领’,大多年纪都比他大,比如他的族叔蒙挚,论勇武不及已故的蒙擎,但论计略,蒙仲认为蒙挚要比景敾强的多——毫不夸张地说,除了对宋国忠诚不二,老司马景敾实在是没有多少优点。

过了数日后,孟子派乐正、公都领着大批儒家弟子来到宋国的彭城,出任官职。

其中一名儒家弟子的名讳引起了蒙仲的主意,此人叫做滕更,一听就知道是滕国的后裔。

不得不说,虽然蒙仲也是孟子的弟子,但孟子究竟有多少弟子,蒙仲还真不清楚,毕竟他所熟悉的师兄们,其实也只有万章、公孙丑、陈臻、乐正、公都等大概二十人不到而已。

因为心中有些想法,蒙仲与滕更私下单独聊了聊。

他对滕更问道:“师兄,滕国的覆亡是宋国引起,师兄为滕国的后人,为何愿意到宋国出仕?”

滕更很平静地回答道:“各国纷争,其原因在于周天子失势,诸侯争位,宋国伐滕非仁义,齐国伐宋亦非仁义。……今宋偃让位、太子戴武继位,我素知太子戴武的品德,愿助他治理国家,使宋国、使那些当年并入宋国的滕人,日后能安享太平,不复覆国之危。”

蒙仲暗自点了点头,的确,相比较宋王偃,推崇儒家思想的太子戴武,才是最吸引这些儒家思想到宋国仕官的主要原因。

五月前后,可能是得知了蒙仲在宋国出任大司马的消息,魏国大梁那边有点着急了,魏王遫命大司马翟章出面,将蒙仲召回魏国。

虽然说魏国当前的紧要是建设吞并的东郡,与秦国暂时还未发生什么冲突,但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国企图将蒙仲拉拢过去啊,万一戴武与惠盎用种种手段,让蒙仲最终选择留在宋国,那该如何是好?

于是乎,翟章诈称自己病重,要求蒙仲立刻返回大梁。

这明摆着就是要让蒙仲出任魏国大司马之职——哪怕翟章的身体状况暂时无恙,这位老司马也准备退下来了。

得知此事后,惠盎便决定出使魏国,与蒙仲一起返回魏国,一方面与魏国交涉,使蒙仲能兼任魏宋两国的官职,一方面顺便去探望一下宋王偃。

不过看惠盎临行前推荐乐正取代自己、担任国相之位,就知道这位对宋国、对宋王偃忠心耿耿的义兄,已决定不再返回宋国。

而私底下,惠盎也在蒙仲面前承认了这件事,他表示,有了乐正、公都、陈臻等儒家弟子在宋国仕官,他毫不怀疑太子戴武能在这些贤臣的帮助下治理好宋国,相比之下,他更担心孤独一人留在魏国的宋王偃。

他开玩笑说,这些年来,他屡次忤逆宋王偃然而宋王偃却未杀他,这条命早已是宋王偃的了,如今那位君王孤独一人地留在魏国,他应当前去陪伴。

见惠盎态度坚决,蒙仲心下莫名感慨,即便宋王偃多年被传为暴君,但这位君王也未必没有人格魅力,这不,他的义兄惠盎就对那位暴君死心塌地。

当然,太子戴武最终没有同意这件事,而乐正亦有些惶恐地拒绝了此事,他苦笑着对惠盎说道:“兄此举乃是害乐正也!……在下初至宋国,便逼走惠相,宋人岂不是对在下恨之入骨?”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由乐正代替惠盎处理政事,但国相这个位子,暂时还是由惠盎担任,毕竟惠盎在宋国的威信,确实是无人能出其右,就好像当年楚国的屈原。

这并不奇怪,毕竟惠盎当初可是‘唯一能劝说暴君宋偃的臣子’,以至于有许许多多的宋人误以为,宋国这些年施行的仁政,都是惠盎在宋王偃面前力争而施行的——当然,其实本质上也差不多,只不过宋王偃倒也没有那么排斥孟子的仁政思想而已。

五月十五日,在安排好一切后,蒙仲与惠盎二人踏上了前往魏国的旅途。

在前往魏国的途中,蒙仲带着惠盎又回了一趟蒙邑——上次因为急着前往彭城,蒙仲不曾拜会自己的老师庄夫子,这次他当然不能再错过了。

再次返回蒙邑,蒙氏一族的族人自然是很高兴,尤其是当得知蒙挚已在彭城出任假司马之职后,似蒙荐、蒙羑等族老更是心中欢喜。

期间,自然也少不了蒙仲的族弟们希望得到他的推荐,比如蒙傲这位未来的族长。

对于这些族弟的恳求,蒙仲当然不会拒绝,他笑着对族弟们说道:“摆在你们面前的仕途有两条,一条,即前往方城,你们的族兄蒙遂,现如今是方城的城令,他会照顾好你们的。还有一条,便是前往彭城,蒙挚叔如今在彭城军中担任假司马,只要能立下功劳就能扶正,真正成为一军司马,你们去投奔他,他自然也会照顾你们。看你们自己决定了。”

事实上,这些蒙氏子弟还有第三条出路,那就是在商丘军任职——此番惠盎前往魏国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要说服魏国,使魏国默许蒙仲执掌一支宋国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就部署在商丘。

只不过这件事还未得到魏国的首肯,因此蒙仲也不好急着下定论,毕竟长期兼掌两国军队兵权,这的确是一桩历来罕见的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战国大司马》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贱宗首席弟子的小说《战国大司马》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贱宗首席弟子并收藏《战国大司马》最新章节。
高武纪元
高武纪元

从南洋深海中飞起的黑龙,掀起灭世海啸……火焰魔灵毁灭一座座钢筋水泥城市,于核爆中心安然离去……域外神明试图统治整片星海……这是人类科技高度发达的未来世界。也是掀起生命进化狂潮的高武纪元。即将高考的武道学生李源,心怀能观想星海的奇异神宫,在这个世界艰难前行。多年以后。“我现在的飞行速度是122682米/每秒,力量爆发是……”李源在距蓝星表层约180公里的大气层中极速飞行,冰冷眸子盯着昏暗虚空尽头那条

烽仙 连载 90万字

重生之长孙皇后
重生之长孙皇后

已完结文:重生之富察皇后,重生之卫子夫,康熙重生追后记,扶小苏的日常,有兴趣的小伙伴都来看看吧。昔年花开花落,从隋到唐,她这一生算不得长,三十八载岁月,幼年丧父,与兄相依为命,稍年长嫁秦王,掌一府之责,却是看着他大风大浪,刀枪剑雨中走来,他带回了一个又一个的女子,直至兄弟阋墙,武德斡旋,玄武政变,他成为了至高无上的帝王,母仪天下,她亦是一跃成为了这世间最为隆宠的女子。她原以为这一生可以互爱互信,相

风曾 连载 42万字

末日生存安全屋
末日生存安全屋

简介:经历连续加班后老板依然深夜夺命call,和房东一年内再次通知涨租的打工人郁思宜,这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从此不再当打工牛马。一觉睡醒,梦想成真。她和其他人一起被拉......

胖哒鱼 连载 3万字

咬樱
咬樱

「小妖精x老干部/年龄差7/将高岭拉下神坛」大三暑假,岁樱因脚伤被叔叔托付给他好友照顾。当时她脚刚打了石膏,对方问她要不要帮忙。那天,岁樱除了知道他的名字,还在他肩膀闻到了淡淡的柚子香。陆霁尘,哲学系......

郁七月 连载 31万字

炮灰的人生2(快穿)
炮灰的人生2(快穿)

倾碧悠然 连载 850万字

大魏宫廷
大魏宫廷

新书《赵氏虎子》求收藏、推荐生作大魏皇子,愿当盛世闲王。志在偎红倚翠犬马声色,胸怀家国百姓社稷安危。若兄贤,若弟明,尔为人王吾偷闲。若尔不能使国强,吾来登...

贱宗首席弟子 历史 全本

三国之宅行天下
三国之宅行天下

“早知道要穿越,我一定将那些什么火药啊,玻璃啊的制作方法百度一下……”江哲看着门前的大树叹了口气,不自信地说道,“玻璃,恩,应该是沙子烧的吧,那火药呢,硝...

贱宗首席弟子 历史 连载

妻乃上将军
妻乃上将军

title:妻乃上将军----

贱宗首席弟子 其他 连载

黑魔法师
黑魔法师

曾几何时,神奇的魔法一向是我的梦想,但是……

贱宗首席弟子 玄幻 全本

赵氏虎子
赵氏虎子

关于赵氏虎子:王朝末年,天子庸、庙堂暗,朝野大乱;又时逢大旱,天下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赵氏虎子,经坎坷,聚义士,凭一己之力而止乱世、讨谋逆、立新朝,还天下太平。

贱宗首席弟子 历史 连载

大豪杰
大豪杰

刘辨:“励精图治,独尊儒术,再创我汉室数百年鼎盛!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令不臣,莫敢不从,董、曹、张……”董卓:“楼主说话注意点!”曹操:“+1”张煌:“+1!”

贱宗首席弟子 其他 连载

铮铮大宋
铮铮大宋

北宋仁宗朝常被誉为“仁宗盛治”,君主仁厚,臣子亦多为贤臣,政治清明、经济文化繁荣,为宋朝巅峰时期之一。然仁宗虽贤,却“无定志”、“宽仁少断”,亲政三十年余年,两府大臣更替四十余人,屡进屡退,即使贤臣在位,也因不能安于其位而无法施其才能,朝令夕改,一反一复,使“吏无适守,民无适从”;兼之宋朝自建国初挥刀自宫、“崇文抑武”,令宋朝直至覆亡都未能一统中原。皇佑元初,一名来自千年后的少年现身于汴京,得到仁

贱宗首席弟子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9-13 07: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