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秀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再次回家后,我父亲看出了一些问题,就跟我母亲说,我在那个厨师学校可能是白学了。因为他们让我炒自己家吃的菜我都不知道怎么炒,比如我炒鸡蛋时去放酱油,炒豆腐时去放醋。
然后,父亲开始埋怨起母亲来:“他第一次从郑州回来,我就知道有问题,不让你再给他钱,可是你不听话,现在弄成这样。这都是小事,快过年了,我们家只剩下一袋麦子了,
像这样,要钱没钱,要粮食没粮食,明年春天要饿肚子。”我母亲因为理屈,就说:“那我去借吧。”说完,就走了。
我母亲找了好几家才借来了两蛇皮袋麦子。你知道都找谁了?第一家就是良秀家。那时良秀还没有正儿八经的当家,刚巧他又不在家,他爹说话吞吞吐吐,我母亲就起身走了。
我干妈家倒是好借,只是她家粮食也不太多。最后我们从云华的母亲那里借了一袋,又从另外一位堂哥那里借了一袋。虽如此,但只这两袋粮食也顶不到麦上。
在这种情况下,我母亲只有吝啬的节省,把面和麸子掺一起或者和玉米糁子掺一起蒸馍吃,有时炕玉米糍粑。
快过年的时候,我和父亲把以前他挑货郎挑留下来的贴纸画拿出来在集市上卖,一天卖两块钱,置办点年货。我们两个从腊月初十一直折腾到腊月三十,年货终于置办齐了。
新年过后,我父母问我学不成厨师想干什么。我说不知道。他们就还让我跟着云志去北京。这次我父亲不知怎么想开了,也给云志买了几瓶酒去人家家里坐了坐,聊了聊天。
尽管如此,却不能消除云志对我的偏见。当我在新的一年里再次跟着云志去北京建筑队时,他更加看不起我,平时有事没事找茬骂我。
我虽然恨他,但又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就只有硬着头皮坚持在他手下干,所受的委屈可想而知。
读者,我想在这里说一些闲话。世上的人大部分都是势利眼,云志更加如此。我不是学厨师没学成又花了不少钱吗?那云志更加看不起我。假若我真学成了,那么他一定会又来巴结我。
人活世上就这样,要么笑话人,要么被人笑话,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被逼(比)死的。最后,云志在十年以后也死了。
他其实在建筑队也没挣到多少钱,但他“是个领班”的这个名誉却让他娶到一个老婆,那老婆还给他带来了两个儿子。
云志只有一个女儿,以前也视为掌上明珠。可这两个儿子一来,他就对亲生女儿另眼相看,动不动就呼来呵去的。那女儿后来去了广东澄海,跟一个江西小伙跑了。
而云志在十年后得了癌症。那是他手里有三万三千块钱,医生说这么多钱可以让他多活三年。也是事有凑巧,我们村上刚好有一家教师,因为全家搬到城里,就想把一座老家的楼房处理掉。
要价也是三万三。我那时刚结婚不久,人们指给我,我嫌那房子太老,再者我虽然结了婚可是心里还在映及文学,就不要。那云志听说后,病也不看了,要买这座房子。房子买来后,他死在了房子里。
云志以为,他这样可以留住两个儿子。可是,他死后那两个儿子又回到了老家,每年逢年过节连个纸钱都不给他烧。而我现在有儿有女。也就是说,他不如我。
我多想让他活过来看看我,然后对他说:“你不是看不起我吗?你看看,我现在比你强。你不是喜欢你那两个儿子吗?人家连个纸钱也不给你烧,你的那三万块钱干吗不用来让自己多活三年呢。”
我想他听到我的话,一定会羞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那云志脾气不好,连他的干儿子玉芳也对他有意见,有时也想离开他。有一天,他带着他大姐夫孔祥明来找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