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深入研究石峡稻遗迹 (第1/2页)

我在北大学考古 莫鞑 加书签

小蓝书【xiaolanshu.cc】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石峡遗址中,在最下层(前石峡文化层),发现有经专家鉴定的“木骨泥墙长屋”遗迹及距今4000年左右的人工栽培稻遗迹。

要研究石峡稻遗迹,就要直到石峡遗址的所在位置。

石峡遗址是一处丘陵地带的山岗遗存,面积约三万平方米,海拔高度约62米。

这么说,有些点书面语。

通俗来说,就是在一个小山丘上发现的石峡遗址。

所以,它既不是平原,也不是河谷。

然而,之所以在石峡遗址发现稻遗迹,也跟石峡遗址的位置有关。

遗址周边就有三条河流。

北面的马坝河,东面的漠溪、曹溪,三条河流汇合后,流入了北江。

恰巧,北江就是珠江的支流。

这一带,两岸是一片比较低平的农田。数百年来,这里是闻名的“马坝油粘”稻的重要产地。

从周边的地理环境来说,就已经为人工栽培水稻提供了天然的地理优势。

目前,苏亦还没有去过石峡遗址实地考察。

但,大致的资料已经翻看了不少。

甚至,吴振华也给他提供了不少的帮助,直接带他去库房观看出土稻碳化米粒不说,还跟他介绍不少关于出土石峡稻遗迹的情况。

“石峡遗址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每一层都对于不同的时代,在中下层以及中下层的不少墓葬里,都发现了栽培稻遗迹。发现于文化层的稻遗迹有两种情况,哪两种情况知道吧?”

吴振华一边带观看出土稻作物一边跟他讲解。

这是师徒制中师父带徒弟的常用方式。

在课堂中,这种一对一的基本上不存在的。

嗯,至于身边的沈明,则被大家忽略了,这货都是过来凑热闹的。

吴振华的提问很随意,苏亦作答却很充分,“我之前已经看过资料,杨主任也跟我说过一些情况,所以大致知道一些,稻遗迹主要有一部分是保存于灶坑和窖穴内。”

吴振华点头,“确实如此,例如,眼前的烧土硬块,就是出自于编号为t3一个灶坑中,就见有稻谷壳。”

考古发掘,墓葬、探方、炕位什么的,都会有标注编号。

比如墓葬,一般都是m开头作编号,而探方则用t来作编号开头。

而刚才吴振华口中的编号为t3的坑位,翻译过来就是探方3中层的坑位。

这种发掘编号登记,是考古工作的惯例,苏亦不陌生。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在北大学考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莫鞑的小说《我在北大学考古》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鞑并收藏《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做局
做局

普通人做事,聪明人做式,高手做局。随着老板突然出事,职场春风得意的乔梁遭遇重挫,随即又被妻子背叛,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精心布置的圈套……

易克1 连载 1117万字

我真没想重生啊
我真没想重生啊

关于我真没想重生啊:万万没想到,社会精英、钻石单身汉的陈汉升居然重生了,一觉醒来变成了高三毕业生。十字路口的陈汉升也在犹豫,到底是按部就班成为千万富翁;还是努力一把,在个人资产后面加几个零,并改变历史进程。已有作品《大时代1994》,书友群601246758。

柳岸花又明 连载 500万字

李老三的小日子
李老三的小日子

关于李老三的小日子:时间线: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社会。故事线:大学前都是生活琐事和家长家短,平淡搞笑为主。大学开始换风格,和一帮兄弟征战沙场,没有系统,后期脑洞比较大。

李家老三 连载 114万字

港娱天后1988
港娱天后1988

她被誉为香江第一个偶像,也被称为香江最后一个天后,她一路披荆斩棘,为的不是成为天后巨星,而是击败好莱坞,让华夏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潮洋1 连载 101万字

万族之劫
万族之劫

我是这诸天万族的劫!《全球高武》和《万族之劫》前五册实体书出版了,天猫、当当、京东都有售,喜欢的可以去看看,谢谢大家支持!

老鹰吃小鸡 连载 1366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3 04: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