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2章:西沙考古勘探

我在北大学考古 莫鞑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小蓝书】地址:xiaolanshu.cc

苏亦在省博实习的事情,在见到杨式挺以后,基本上就定了下来。

苏秉琦先生之所以让苏亦过来找杨式挺,而不是找其他人,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不仅仅是因为杨式挺是北大的学生。

还跟苏秉琦先生前些年来广州的经历有关。

苏先生75年的时候,在广州这边呆了快大半年,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杨式挺陪伴,关系肯定比一般的北大师生更加亲密。

实际上,根据杨式挺先生的说法,他从73年接触石峡文化开始就一直持续不断的给苏秉琦先生通信。

这样一来,苏秉琦先生让苏亦过来找杨式挺就顺理成章了。

苏亦在杨式挺的办公室待了大概半个小时,要不是,有人突然过来敲门,谈兴正浓的杨老师估计都不愿意结束这次交谈。

大概是,苏亦的出现勾起他对北大美好时光的怀念了吧。

因为有杨式挺的关系,苏亦办理实习手续的时候并不复杂,只是让他每天早上八点过来上班即可。

甚至都不需要通过人事科走流程。

谁让杨式挺先生是省博文物工作队有名望的老同志呢。

作为省博文物部门的负责人之一,杨式挺在省博的话语权还是不小的,安排一个实习生问题不大,更不要说这个实习生还是北大的研究生了。

只是跟分管人事的科长打一个招呼,然后由人事科简单登记一下,苏亦的实习单位就正式落地。

“老杨可以啊,那么好的苗子都被你拐骗到工作队了。”人事科长打趣道。

杨式挺说,“小苏是过来实习的,九月份还是需要到学校报道的。”

可就算是这样,文物工作队来了一个北大研究生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了。

所以等苏亦正式亮相文物工作队的时候,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省博的文物工作队成立的时间并没有多久,因为,前些年,省博文物组才拆分为保管部跟文物工作队。

从杨式挺先生从社科所抽调过来才开始组建,作为一名五十年代正儿八经的北大考古专业毕业的学生,杨式挺在工作队的影响力无容置疑。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初高中毕业的技工,以及少量的研究人员。

而且研究人员的来历,也五花八门。

主要还是来自于中大历史系的。毕竟这年头,广东高校开设考古专业的高校也就只有中大。

这种情况下,苏亦的特殊性就显示出来了。

除此之外,他的年龄也让他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要不是他有北大研究生的头衔,估计工作队的研究人员都以为他是杨式挺的儿子了。

向众人简单介绍苏亦后,杨式挺就让一个叫沈明的年轻职员带苏亦熟悉一下省博的环境。

杨式挺说,“你俩都是年轻人,应该会有共同话题,沈明你先带一下苏亦。”

然后又对苏亦说,让他有不懂的事情找沈明,沈明处理不了的事情,就直接来找他。

等杨式挺离开后,沈明才感慨,“杨队,对你真好。”

苏亦笑笑,“嗯,杨队挺好的!”

沈明说,“杨队平时很严厉的,鲜有见他对一个人那么温和。”

最后还感慨一句,“北大真好。”

杨式挺好不好,那式因人而异。

显然,沈明这一切都归结于北大了。

不过,他的感慨也不能算错,苏亦之所以能够让杨式挺特别对待,全都是因为北大,要不是考上北大,他怎么会有机会认识苏秉琦先生,没有苏秉琦先生,他又怎么可能认识杨式挺先生呢。

交谈之下才知道沈明刚从中大毕业,也才分配到省博没多久,难怪杨式挺会让他带着苏亦熟悉环境,估计是觉得两人的年龄差不多吧。

当然,这个差不多也是相对的杨式挺先生来说的。

就算被称为年轻人的沈明,差不多也三十了。

大苏亦一圈。

没法子,谁让他是被推荐上的大学。

高中毕业后,跟其他人一样都被耽搁了不少的岁月。

“咱们省博部门不是很多,文物工作队,嗯,我们自己喜欢称考古队,还有技术部,保管部,陈列部,行政科,总共加起来,也就是五六部门,重要跟出土文物打交道的还是咱们工作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杨队他们这些队长带队下工地,发掘结束后,有时候会在工地整理资料,有时候会回研究室,然后给出土文物排队,做记录,然后撰写发掘报告,发掘报告这个方面,我们能做的也不多,杨队说你是过来实习的,估计,未来的两三个月的时间主要还是学习如何做田野发掘吧。”

沈明一边带着苏亦在省博闲逛一边介绍着各个部门的情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我以机缘觅长生》《大将》【笔迷阁】《我还能苟[星际]》《诡秘之主》《诸天:从九龙拉棺开始无敌》《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寐姝色》《好男人系统[快穿]》《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我在北大学考古》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蓝书xiao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我在北大学考古》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莫鞑的小说《我在北大学考古》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莫鞑并收藏《我在北大学考古》最新章节。
重生之财源滚滚
重生之财源滚滚

关于重生之财源滚滚:当重生成为一种潮流,李东也幸运地赶上了重生的马车。上辈子遗憾太多,这辈子且让他一一弥补!看小人物重回2004,亲情爱情双丰收,发家致富两不误!新书《全球高武》已发布,求支持!(读者群:250605308,全订群号:572213998需验证)

老鹰吃小鸡 连载 1044万字

那年华娱
那年华娱

都说这个圈儿里水深火热。林楠也想进去看看,林子有多大,水有多深。没想到才刚进来,就被套牢了……

做梦的木头 连载 485万字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十多年前,省内一本线爆冷能上外省985,王逸和众多考生一样,懊悔不已,那是一个时代的眼泪!如今重生2011,本该上二本的王逸,成功捡漏985!左手电商,右手纯欲风裙装、汉服,凭借划时代的设计,打造国民轻奢品牌,碾压一众国际大牌!实业为骨,IT为翼,这一世不做牛马,只做人上人!可当王逸开始做手机,却发现,供应链处处受制于人,全部依赖国外巨头。王逸不得不一边委曲求全,一边扶持国内产业链,几年后:“国外

无醉春秋 连载 354万字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从卖盒饭到中华名厨

网络云厨师冯正明回到了90年代。拜在百年老字号酒楼的一位名厨门下。本以为凭借前世各路名厨云徒弟的经验,加上两年时间学了一手好厨艺,自己接下来应该走上一条逐步成为中华名厨的康庄大道。没想到学徒的酒楼竟然倒闭了。送心灰意冷退休回乡师父走后,冯正明决定要先赚钱。要赚钱,先从火车站前卖盒饭开始吧。凭借前世今生从各大名厨那里学到的手艺。冯正明一步一个脚印赚到一桶又一桶金。当终于把昔日学徒的百年酒楼盘回来,把

旁墨 连载 314万字

重返1973农村日常
重返1973农村日常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宅男在连续奖励自己六次后,猝死穿越重生1973年做知青。这里有从未刷过牙的朴实老汉,也有奸猾似鬼的二流子,还有美貌、但满口方言的小媳妇儿。

安然入睡 连载 462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3 04: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