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小蓝书】地址:xiaolanshu.cc

d来两份信笺,其中一份请柬让沈哲子大吃一惊,出邀请的竟然是南顿王司马宗

五马渡江去,一马化为龙。司马宗就是那没能化龙的其中一马,所谓的八王之乱,便肇始于其父汝南王司马亮。

看到这份突兀的邀请,沈哲子心中警兆陡升。且不论他个人对司马家的感官,单单司马宗本身的尴尬身份和处境便由不得他不警惕。

晋朝宗室之祸有多惨烈不须赘言,而今执政者或是长辈被折磨得欲仙欲死,或是自身便受其害,对于已经所剩不多的宗室自然要不遗余力的打击。可是王敦之乱的权臣危机却让皇帝认识到皇权孤立难振的现实,再用宗室,因此司马宗如今官居左卫将军,得掌禁卫。

手握这份请柬,沈哲子首先想到的是司马宗怎么敢向自家示好这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还是出于皇帝的授意

如果只从时下看,显然沈家这种武力著称、不受高门待见的豪强与宗室联合才是绝配,尤其眼下世家喑声,皇权将振。光武中兴,延续汉祚靠的便是这种配置。

但司马家名声实在太差了,顶风能臭十丈。沈哲子实在找不到理由说服自己,去见上司马宗一面。他不是迷信于原本的历史走势,而是更相信已经发生的事实,对司马家的品行操守严重怀疑。

且将这份请柬丢在一边,沈哲子拿起另一封庾怿着人送来的信,先看到凌乱的字迹,心中便是一沉。直到通读内容后,更感到手足冰凉,头脑有些昏沉。

结合庾怿被扣留在台城之事,沈哲子几乎已经可以肯定,司马宗招揽自家的行为,就算不是皇帝授意,也是知会了皇帝得到默许。

再拿起那轻飘飘的请柬,沈哲子却感觉有千钧重。台城里那个黄须鲜卑奴是狗胆玩儿大了,一出手就掐断沈家与侨姓勾连的桥梁,让沈家再次孤立无援,要么彻底臣服于他,要么自求多福,根本不担心吴地再次动荡起来。

这时候,沈哲子甚至已经有些后悔劝阻老爹造反。皇帝胆气何来自然是摧枯拉朽平灭王敦,令其信心爆棚。

没有了老爹的参与,王氏之乱造成的动荡远比本来的历史要微弱,最起码三吴得以平稳。而今王氏已败,挟大胜之势,掌江北百战之兵,皇帝怎么还会担心孤掌难鸣的沈充

这历史果然他妈的不能轻改,一旦改动,局势的变化先不说,时局中人心态的转变才是最要命的。

沈哲子陷入两难,请柬在手里翻来覆去,难做决断。

他深知一旦赴宴表态,沈家可能就会成为铁杆儿的王党,自绝于时下,会遭到王庾侨姓的联手打击。这也正是皇帝所希望的,就是要让沈家孤立于时,只能死忠于他,手握这枚棋子,既能更好的掌控吴地,又能对新兴的流民帅形成制衡。

老实说,这种局面,沈哲子不是不能接受,一旦成为王党,只要自身还有用处,就不必担心安全问题。但问题是,司马绍这哥们儿活不久啊,眼下虽然雄才大略,明年就要死翘翘。

不到一年的时间,沈家怎么可能抵挡得住王庾高门的势力,老爹就算拼命上进,也不够资格捞个顾命大臣的位置。到时候清单一拉,才是真正傻眼。

这时候,沈哲子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左右为难。不低头,祸在顷刻,低头了,祸在年后。

“真是要命了”

靠在胡床上蒙着脸,沈哲子思绪飞转,苦不堪言。

这个选择纠结处就在于皇帝命不久矣,就算这老兄能多活个三年五载,沈哲子也绝对毫不犹豫答应做他的小马仔。但只有一年的时间,实在没办法抵挡住世家大族的联手反扑。

野史上对这位英年早逝的帝王死因颇有些荒诞不经的猜测,沈哲子本身也好奇司马绍怎么会死得那么仓促。就算事出蹊跷,沈哲子也不觉得自己能帮其续命,他自己还是个病秧子呢。难道告诉这位老兄你要保重身体,否则明年铁定死翘翘

又或者割了进宫去贴身保护,提前消灭一切潜在威胁别说他不愿意,就算愿意,信心爆棚的皇帝会听他一个小屁孩瞎逼叨叨

“要不,还是反了”

脑海中刚冒出这个念头,沈哲子旋即便否定了这想法,这才是真正的死。

旋即,沈哲子又想到南下交广种田发展的可行性。那里眼下虽然还是不毛之地,但其实也有了基础。南渡士族也并非全都集中在长江沿线,其中也有一部分往更南方的交广迁徙定居。除了种田之外,还能再往东南亚去发展做海商,有了一定基础或是往益州成汉渗透,或是直接越洋北上。

有了这样一个想法,沈哲子心绪稍宁,且不论可行性多高,最起码不是全无退路,就算此生也难北上,但点点科技树,就当支援南部大开发了。

但若要放弃吴兴的家业基础,沈哲子却不知如何说服老爹,也有点说服不了自己。眼下还未行到途穷,似乎还能努力一把。

心情恢复平静后,沈哲子先是吩咐刘猛再调几十名龙溪卒进城,同时通知江南岸的部曲做好接应准备。安排好退路后,沈哲子开始思忖破局的方法。

皇帝之所以起意要逼迫沈家,目的自然是要营造自己的势力,原因则是沈家自己处境尴尬。本身并非江东高门,政治上没有牢固的联盟,原本的靠山王敦完了,刚搭上庾家这条线又被皇帝给掐断,正是孤立无援的时刻。

想要破除眼下这个局面,沈哲子要做的就是在最短时间内让沈家再融回到士族集团中,无论南北,摆脱孤立无援的处境。同时要挫伤皇帝的信心,让其明白眼下的强大只是虚妄,做事绝对不可以一味雷厉风行。

这两个目的,每一个都不轻松。要尽快融入士族团体中,那就必须要联合时下最显赫之人。而皇帝的信心来源则是为其所用的流民帅,同样也是沈家鞭长莫及,非区区财货能够瓦解。

沈哲子脑海中将如今朝野名望地位都卓著的人尽数梳理一遍,渐渐锁定一个目标,那就是引郗鉴入朝的南士纪瞻

纪瞻此人,乃是南士冠冕,江南士人当中首屈一指的存在,在刚刚过去的动荡中有首谋之功,不只引郗鉴入朝令朝廷得用流民帅,还卧护六军,声望功勋都攀升到极点

人选虽然锁定,但想要达成目的却尤为艰难。顾陆高门的漠视犹在眼前,更何况比之还要煊赫的纪瞻。

若在先前,沈哲子也不敢此想,可是现在情况又有不同。他手里这张请柬诚然将沈家逼到进退维谷的墙角,但何尝不是凭空得来的一个重要筹码

第28章0028手撕墨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汉祚高门》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蓝书xiaolanshu.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汉祚高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衣冠正伦的小说《汉祚高门》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冠正伦并收藏《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大将
大将

他来自当今,却回到了过去,他十八岁参军开始了他戎马一生,他从普通战士成长为共和国上将,从远征域外到横马东南亚。他“故土未复,军人之耻”为激励他一生的动力,他要亲手打造自己心中的山河,马蹋之处皆为国土。

红色十月 连载 519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非洲创业实录
非洲创业实录

重生霍亨索伦家族施瓦本支黑兴根王子,眼看欧陆风云,大战将起,这欧陆不待也罢。东非圈地,移民开发,农业立根基,一步一个脚印,借助危机实现工业化。

恶的呃呃呃 连载 34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冠冕唐皇
冠冕唐皇

大唐垂拱四年,李潼来到这个世界。贵介公子人如玉,不幸生在帝王家。女主临朝,武周革命。不为鱼肉,即为...

衣冠正伦 历史 连载

大唐协律郎
大唐协律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十三年,唐皇东巡泰山、封禅告成,标志着开元之治进入全盛时期。然而随后的开元十四年,朝堂纷争、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恰在此时,一个后世的灵魂来到了这个世界。内兴邦国,外克强敌;大唐协律郎,谱盛世华章;锦绣山河舞未竟,一曲雄歌致太平!

衣冠正伦 历史 连载

北朝帝业
北朝帝业

南北朝末期,后三国时代。贺六浑称雄河北,宇文泰作霸关西,萧菩萨修佛江东。枭雄意气振奋,百姓血泪几行!邙山烽烟再起,河桥枯骨成堆!大乱之世,分久必合。跨太行,渡长江,六合一统,再造帝业!

衣冠正伦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0 1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