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祚高门》转载请注明来源:小蓝书xiaolanshu.cc

d展,便试探道:“父亲,儿在纪师府中偶向葛洪葛仙师请教,他曾说过几种救饥之方”

说着,他便将自己勉强记得的一些救饥方托以葛洪之名向老爹介绍。譬如黄豆研磨芝麻,搓成球,江米芝麻研磨成丸,书上或言一粒可保数日不饥。沈哲子虽然没吃过,但眼下集思广益,有用无用大可试试。

听到是葛洪所教,沈充倒是认真倾听,听完后却有些失望,说道:“这一类救饥之法,不过是果腹积气,使人不觉饿,但却积气体虚,力弱不堪。官府赈济或可一用,我家人丁尚要劳生产,益处不大。”

沈哲子听到老爹这话,便明白了这些救饥方的弊病,用一些难消化的食物填饱肚子,只是让肚子里不至于空无一物,但其实人体需要的营养还是缺失。

“青雀你也不用烦心,为父自有应对之策。”

沈充见沈哲子略显失落,笑着安慰他道:“今非大荒之年,虽受兵事波及,但各家也有粮产储蓄。只要多加思量,总能买到粮食济缓救急。”

沈哲子点点头,但也清楚,老爹嘴上说的轻松,但其实难就难在买不到粮。沈家田亩歉收,这应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这么大的粮食缺口,不是一两家能够满足,如果一众世家都是抱着落井下石的态度,局势肯定更加不妙。

船行到吴郡,需要以车周转入太湖。行出大半日后,沈充却让队伍停下来,对沈哲子说道:“左近故鄣县内有我家故亲朱氏,眼下天色尚早,青雀你去拜会一下。”

听到老爹的话,沈哲子略感错愕,好端端赶路回家,老爹怎么突然让他去走一趟亲戚以他对老爹的了解,其中肯定有内情。

果然老爹接下来就道出了缘由:“此间县长朱贡为你姑婿,日前我着人执信来求粮。这吝夫竟欲以三万斛粮换我家盘溪两庄,着实可厌”

沈哲子听到这里,便也明白了。这个名为朱贡的便宜姑父,就是想要趁火打劫的人其中一员。

盘溪两处田庄,不算岭地沼泽,单单可耕熟地水田就有近百顷,按照亩产三石来算,一季水稻产量也有三万石,扣除人工粮种绿肥之类的成本,也有将近两万石的盈余。更不要说果园苗圃之类的产出,绝对不止三万斛粮的价值

这朱贡是眼看着自家遭遇难关,便想凭此要挟,想要图谋自家的田产。难怪老爹提起此人便愤愤不已,让自己去拜会,大概也是存心让他将自家已经买到粮的消息告诉对方,虚张声势,以此再来周旋。

明白了老爹的用意,沈哲子心照不宣的笑笑,然后便带上十几名仆从护卫,往故鄣县朱家庄园而去。行出没有多远,沈哲子便看到一干民夫在老爹指挥下,开始掘土装车,以粮覆之。看这架势,老爹对空城计也是玩得挺溜。

故鄣辖地远逊武康,刚刚进入县治内,沈哲子便被告知已经进入朱家田产的范围内。旅途中,兵尉刘猛向沈哲子介绍这朱贡一家的情形。

这朱贡乃是吴县朱氏的一个分支,与沈家一样都是土豪货色,发迹在陈敏乱时,大肆圈地。如今故鄣县近半土地都为其田产,门人部曲千余,已经可以称得上吴地新进崛起的乡豪之一。而与沈家的姻亲关系算起来也蛮近,其妻乃是老爹沈充的堂妹,沈哲子的堂姑。

然而危难时,越是亲近之人,背后插刀子就越狠。

换了别人,表面看沈家家大业大,对于沈家时下面对的窘境还了解不多。可是这朱贡本为亲戚,早先也跟在老爹屁股后面混了不短的时间,对于沈家内情了解颇多,因此也更清楚沈家时下所面对的难题。

正因为此人态度坚决的为难老爹,所以才让其他人家看出一点端倪,令得沈家在吴地筹粮过冬更加艰难。

行出大半刻钟,遇到朱家的佃客,沈哲子着人道明来意,佃客中便分出几人带领沈哲子一行前往朱家庄园所在。

时下秋收已毕,广袤的田地中却仍不乏劳碌身影。翻土培垄,似乎仍在栽种物。沈哲子对此倒颇感好奇,莫非时下吴地已经开始大规模栽种小麦之类能够越冬的物

他停下来着人请来一位老农,笑问道:“请问老丈,你们是在播种什么”

那老人面对沈哲子,神态略显局促,嗫嚅不能言。沈哲子挥挥手让刘猛等人推开,自己撩起衣衫拉着老人手走入田地中,才看到老人播种的种子不少,其中也有小麦,只是颗粒较之后世略微瘪小。但是更多的种子,他却认不住来。

那老人似乎少见贵人子弟下田,小心翼翼护持在沈哲子旁边,这才小心翼翼讲述起来。

沈哲子耐心倾听,有听不明白的便请老丈再解释一番,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明白。原来耕种小麦并非为了收成,而是当做绿肥保墒养地。

其余还有苕子、冬葵之类,都是养地的绿肥材料,苕子既能养地,又可以当做饲料饲养家畜,冬葵则号称百蔬之长,乃是时下最重要的蔬菜之一,不需要越冬,年前就能够抢收一波。

听完老丈的解释,沈哲子才明白自己是有些大惊小怪了。这些田耕的常识,他确实不甚精通,时下人对于绿肥保墒,休养地力,其实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和成熟的经验。

走回牛车上掸掸身上的泥土,沈哲子让人给那位老人家奉上一份礼物,然后便又继续上路,赶去朱家位于岭坡上的庄园。

第57章0057宅斗

一路穿过广阔的田地,沈哲子一行终于将近朱家庄园。

对于朱家将屋舍修筑在坡地上,沈哲子本来还有些好奇。

时下人置业讲究周圆之美,对于住所的环境要求更是极多,能得青山为屏,绿水绕墙,远观山黛翠墨挥洒,近听流水潺潺自然之音,这已经是最基本的环境追求了。

沈哲子也见识过一些吴地庄园主人的居所,大多环境幽雅,雅趣盎然。像朱家这样不考虑出入方便,不计较周圆之美,在高坡立宅的还真不多见。

及至到了近前,沈哲子才发现原因所在。这坡地下确有一条小河绕流而过,但在河湾处却筑坝修渠,将小河懒腰截断。于是上游水位便抬高,虽然有水渠分流,但一旦雨水绵延,就有成泛滥水灾之患。

因此朱家庄园才位于高坡,如此才能避开水淹隐患。至于为什么要拦河筑坝,看看河下游的水碓滚叶,也就明白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腐趣阁】《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一心摆烂的恋综女配[快穿]》《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星空职业者》《了了》《为小说原住民预告天灾》【退婚流小说】《了了》《总裁办新来的关系户

衣冠正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小蓝书xiaolanshu.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汉祚高门》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小蓝书只为原作者衣冠正伦的小说《汉祚高门》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衣冠正伦并收藏《汉祚高门》最新章节。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鱼龙服 连载 24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大唐协律郎
大唐协律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十三年,唐皇东巡泰山、封禅告成,标志着开元之治进入全盛时期。然而随后的开元十四年,朝堂纷争、天灾人祸接踵而至。恰在此时,一个后世的灵魂来到了这个世界。内兴邦国,外克强敌;大唐协律郎,谱盛世华章;锦绣山河舞未竟,一曲雄歌致太平!

衣冠正伦 历史 连载

北朝帝业
北朝帝业

南北朝末期,后三国时代。贺六浑称雄河北,宇文泰作霸关西,萧菩萨修佛江东。枭雄意气振奋,百姓血泪几行!邙山烽烟再起,河桥枯骨成堆!大乱之世,分久必合。跨太行,渡长江,六合一统,再造帝业!

衣冠正伦 历史 连载

冠冕唐皇
冠冕唐皇

大唐垂拱四年,李潼来到这个世界。贵介公子人如玉,不幸生在帝王家。女主临朝,武周革命。不为鱼肉,即为...

衣冠正伦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小蓝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0 18:31:32